受捐者和李春平捐出的30万善款(网友发布的争议图片)
& V6 N, ]7 Z7 _' f4 _0 H' C* s2 r; P
7 z5 m/ ^, a# [$ ~) K1 o0 q近日,网友“浮一大白”在贵网发帖《这样的捐赠,你怎么看待?》,展示了一张广受争议的照片。这张照片是8月2日,慈善家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急需骨髓移植缺乏费用的贫寒少女杨柳,捐赠30万元现金时拍下的。 照片发表后被广泛转载,引起广泛争议。 8 O4 m! a7 F8 \6 U* N
湖北省洪湖市网友“liuheng1028”说:“赤裸裸的人民币捐赠,是暴发户炫耀的施舍。慈善,由于方式的粗暴而变味。这种粗暴的行为,是对人格和尊严无耻的践踏。晃眼的人民币旁,更多的是生命的无奈。”
* b: q8 c, ^! Q" r" X& q) B “liuheng1028”的话马上遭到了网友的反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网友 “ifenglichone”反驳:“人家接受捐款你说人家是生命的无奈,难道让小女孩没钱治病才是你想要的?” . ]4 z! U. r' T
贵网网友争论:好事还是缺德事 * g5 r7 c) ] n' A2 F* o# q
在贵州,这张图引起的口水仗也不小。
1 a8 l- p' D/ m. A: \1 L5 { 发帖的贵网网友“浮一大白”便在下面说:“受赠者也需要尊严,这样赤裸裸地将钱摆在身边拍照,是哪个干的缺德事。” 0 Y8 v4 y" N& d3 {- b, J2 f
在南明区小学上课的吴老师也不赞同这种捐赠方式:“这样放钱在床头是在讽刺钱,也是在讽刺赠钱的人太虚伪。善事要做就做得像个样子,让人看清钱确实有那么多没错,但是地方放错了。” ' M g. [/ c1 q6 s, e8 k _
不过,在贵阳文史馆工作的吴先生则认为这是好事:“虽然有些赤裸,但至少可以讽刺那些表面口号喊得响亮、但不付出,甚至变相赚钱的黑心慈善家。他这个来得干脆、直接,看得见、摸得着。只是残忍了些,不过我们应该想一想,他为什么不把善款放到慈善机构或公益机构的钱袋子里,而是现金直截了当甩你面前?现在慈善界一团糟啊 ,慈善家也有很心急想做好事的。”
% D, n5 ? {, y- R8 w8 r. F 做了几年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潇湘,觉得高调捐钱没什么问题,只是不要觉得有钱就了不起,尤其是非要对方和这堆钱在一起拍照。他说:“有些人来贵州捐赠,几百块钱娃娃还要高举着拍照,严重伤害娃娃的自尊心。不过就算受伤,娃娃得到真实的帮助,也好过得不到帮助。” 0 I6 b' u F) l, ~3 q8 ^
传媒学者:慈善不是恩赐 3 O! [; X: m( a; T j' E) w
贵州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周湄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张照片,就觉得很不妥。他说,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照片里,钱的符号意义太重,忽略了人,尤其是受助者,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感受上的不平等。也会对受捐助的人造成伤害,受捐助人会想,我虽然接受了捐助,但是我的尊严也被无视了。”
) Z+ b# S3 R; o/ ^) s 周老师说,慈善是好事,但是需要有一种平等对待被帮助者的心态,充分考虑接收人的心理,给予足够的尊重。慈善的目的是人人互助,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自愿行为,不在于捐多少,10元、20元、200万元都是一样的,关键是慈善这种行为本身就有一种力量。成熟的慈善应该注意细节,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用一种恩赐的姿态。 * Z! Z( }% K# n
相关链接
. a+ x: Y o0 A2 g! ~ ? 传奇:平均每天捐3万多
% h8 }* o, X. u 李春平,1949年2月出生在江苏淮阴,父亲李家保1936年入伍,成为红军战士。他在福建漳州、福州等地辗转度过童年、少年。1965年10月,他随转业的父亲去往北京。1968年春,李春平入伍,加入昆明空军某部工程兵。两年后,他调入昆明某部队文工团,任手风琴演奏员,后来因病转业回京,分配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保卫科干部。1977年3月,因打架被判三年劳动教养,并在天津汉沽茶淀北京青河农场劳改,同时被开除公职、党籍。 ( ?5 K- ]/ a9 y1 Q/ j
1978年夏,他在北京饭店偶遇后成为妻子的美国老太。1980年8月,以美国老太“儿子”身份赴美,1989年11月结婚。1990年7月,美国老太去世。1991年,李春平回国做起慈善。2005年出版传记小说《忏悔无门》。2006年,为“健康援助进农家——红十字在行动”,即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捐献1千万元人民币,并被授予“中国红十字慈善家”称号,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授予称号第一人。2007年2月,投资1千万元成立“李春平博爱基金管理委员会”,投资2千万元成立“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 7 t) u) I- x: p, V
在过去的20余年里,他平均每天以3万多元的速度,累计在全国捐款2亿8千万人民币。
+ y8 j/ B8 v( B( D 报恩:是遵义老百姓救了我 ' V6 T( [: t/ \9 b8 q; B
李春平这是第一次来贵州进行捐赠,但这不是他第一次来贵州,早在43年前,他在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新舟镇大山洞334部队当了三年的空军工程兵。有一次在执行为建造大山洞机场开凿隧道时,山体突然坍塌,将他和战友埋在了沉重的山石之下,附近的老百姓们用一双双手将无数的山石扒开,挽救了他和战友的生命。“当时我们被救出来以后就和老百姓抱着哭,我很感激他们,因为他们我才活了下来,所以在自己有能力之后我才会不断地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 h p2 Y3 o! o# A2 K
李春平说,做慈善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我来贵州以后,见到了栗战书书记,王富玉副书记等领导,他们百忙之中接见我、给我支持,并且希望我以后多来贵州做慈善,我相信有了领导和政府的支持,这个社会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做慈善。”
6 g1 N2 d* S, L5 h 善举:在贵州两天捐173万 ' X1 E4 n/ N2 L8 k3 Q$ A6 {# [- u
8月初重返贵州的两天里,李春平善举不断,先后捐赠了173万元,先是为贵州省江口县的贫困学生们捐出128万,又根据在飞机上看到的线索,为两名急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捐款45万元。 . q. v* U) S" L+ k$ N7 ^, b
在8月1日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李春平在捐赠仪式中途,叫秘书回房间取来8万元路费,加上此前捐赠的120万元现金,他总共向贵州江口县希望工程事业捐赠了128万元。他说:“我们捐赠团队这次带了10万元路费,我再捐8万,我们留2万元就够了,都捐给需要的人。”
2 o& c' Z$ Q1 q% t3 ]& b, }* \ 此次贵州慈善之行,除了捐给沈萌老师的15万元是由北京汇出,其余善款全是现金捐赠,由北京直接带到贵州,“我这是为了防止诈捐,社会上有的人捐款拿支票,之后不兑现,所以我直接带现金来。”3 `/ v" }8 T5 M. H7 q# O* \! J
) @0 h- u8 n+ ~# f/ k" W) p* l+ a3 ^* e
这有什么好争议的,五毛才能找出争议来。捐赠者的情操比红会领导不知高多少了!% i& Y7 z/ u1 R9 L$ f
$ z$ M6 {; y" x& |1 J/ Z, y+ ?4 z% b9 j# S0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