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7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1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且听俄罗斯回来的朋友谈见闻,令人唏嘘,感慨:这回去俄罗斯七天,去了圣彼德堡、莫斯科、斯摩陵斯克、沃罗宁日四个地方,前天刚回来,感觉中俄罗差距实在太大了。
6 U5 x: y; F' {% J
8 d! `0 u5 ]* U4 V 我去的四个城市,圣彼德堡、莫斯科、斯摩陵斯克都是大都市,沃罗宁日是小城市,大约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县城的规模,人口约不超过十万,但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真的实在太干净了,地面上几乎一尘不染,我在俄罗斯七天,皮鞋没擦过,出去什么样回来基本什么样。, ~$ U7 O- i! z5 C! F' m
0 e, `2 n8 a' G: q: P
第二个感觉,学校实在太好了,真的太好了。学校没有围墙,象个大公园,我们去了莫斯科的一所普通学校,俄罗斯语翻译过来大约叫格哈罗夫(抱歉,不能打俄语)学校,大约相当于我们一所中专或专科学校,他们的图书馆我想大约相当于我们一个省级图书馆的规模,校园的环境,绝对不比我们任何一个公园差,校园有公共汽车,不要钱,招手就停,也从来不问乘车人的身份。
) M1 m& k3 x8 [7 Y; e2 n
$ Y5 j9 S" R: ]" C, A/ y 最让我震撼的,是学生宿舍,绝对相当于我国三星级宾馆的水平(据我们一起去的人说,比我国绝大多数三星级宾馆都好),一进门,就是地毯,走廊上全是沙发,学生公寓两人一套,一个大起居室,两个小卧,一个卫生间,全是地毯,面积大约在五十平方左右,学生公寓设备非常齐全,从各种小吃到超级市场到烧烤,全部能在公寓里买到,水、电、热、房租(压根就没有房租的概念),全免费,很多学生公寓卫生间里的灯已经开了五六年,一分钟都没关过,因为不要钱,水是热水和冷水,二十四小时供应。
7 q4 A; c# [5 t! j$ K! q- t % h N1 q$ p& j' a- f8 i
圣彼得堡的冬宫和夏宫,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夏宫,十二个小时不停地走,只逛了一半左右,汉白玉和镀金的雕塑(镀的都是纯金,有些就是真金),成千上万,保存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故宫就象个大农庄。* N6 S$ Q+ l3 N
俄罗斯的物价非常贵,在莫斯科,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大约要三十元人民币(九十卢布左右),一盘青菜大约要五十到八十人民币,随便吃一顿饭,大约要八百到两千人民币(吃得非常一般),但俄罗斯人的福利非常好,水费全免,电费非常便宜(每度大约相当于零点几分人民币),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全免,冬天的暖气基本也相当于不收费。每个俄罗斯人,只要成年而且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死后由政府收回。
. q8 D: K2 _; w3 J$ g+ t
! y! u& u+ N- p$ t% u 医疗全部免费,而且是百分之百免费,只要是俄罗斯国籍,我们非常详细地问了,全免,一个卢布都不收,所有的病,全部的人,没有任何例外。教育,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全免,无一例外,无任何一所学校例外。当时我们问,假如有学校乱收费呢?他们呆了半天,说,不清楚会怎么处置,因为没发生过这种事。8 }8 {* g. _- [$ h1 m
1 |, D5 D( S+ |; i# E* l- Z9 M 去之前听说俄罗斯警察非常腐败,对中国人不友好,黑社会盛行,等实际到了俄罗斯,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俄罗斯警察非常有礼貌,非常友好,除了不会说英语。: m3 a$ ]2 c8 M7 n1 Y
( [) s# m: H/ {7 {# n' G
我们在莫斯科问过一回路,一个警察非常仔细地听我们说了半天,但他听不懂英语,当然更不懂汉语,但他依旧非常耐心地听,没有一点耐烦的样子,最后弄清楚我们是中国,于是马上和警察局联系,最后联系了中国大使馆,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并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先去警察局休息。$ O6 A4 E8 D) I# @7 [4 ^9 Q
+ ]3 k" c9 H, S0 U
俄罗斯人的素质之高,令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感到非常惭愧。在莫斯科,根本不需要打车,只要一招手,就会有车停下来,坐上就走,有些收钱,有些不收钱,收钱的也便宜,因为俄罗斯的城市都非常大,莫斯科有很多人都兼职当出租车,政府从来不管。当然,很多人是真心帮助你,不要钱,而且,有时候你去的地方和他不同路,他还会为你绕一下,车自各种各样,有林肯,有拉达,也有丰田,什么车都能打到。 $ o" M$ {; k; ]# r0 u
莫斯科的地铁,深大约有一百米左右,共四层,电梯上人们都自觉地站到右边,左边经常空无一人,后来才发现,左边是应急通道,是供那些有急事的人临时使用的,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从左边跑过,不论多么挤,人们都要留出一个通道,非常自觉。
6 N, w5 \8 S0 y 莫斯科的红场,原本以为非常大,结果一看,连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小了,克里姆林宫也可以随便进,游人可以随意地拍照游玩,没有人来干涉,只是有一幢办公楼,只能去到隔着一条街的地方,有红线。
9 H! P* o( ^& y2 k : v/ Q/ i% W1 u. I/ P
一过去,就有人吹哨子,提醒你不要过街(但没有警察过来),那条街大约六七米宽,连声人行道也就十米左右吧,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总统办公楼,梅德维杰夫总统的办公楼就在二楼,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办公室的窗子,距离普通游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米,当时我们开玩笑说,力气大些的人估计都可以把手榴弹丢进去。
4 P" X' Y' l9 F1 }* f 8 G+ Q2 D0 U/ h- n7 M- t
红场侧面有一幢白色小楼,很小,有个俄罗斯语叫什么楼,比较拗口,没记住。这里是普京总理的办公室,这里的管理就更松了,游人可以直接上到楼梯,只有一个警卫,绝对不来管你,只要你别进到大门里面去,但是也很少有人去,俄罗斯好象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有一些外国游客去照相,俄罗斯导游说普京以前当总统就很随意,莫斯科人时不时都会看到他去上班,走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侧门,很多时候没有警车开道,也从来不住在克里姆林宫。
% X% j. o" H# X, ]) C8 { 俄罗斯的城市街道都非常宽,城市一般限速都是八十公里左右,但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非常安全,有红灯的地方,只要红灯一亮,车子绝对停住,不管有人没人,没红灯的地方,只要你从斑马线一过马路,车子离你非常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你只要一犹豫,司机就会非常友好地朝你挥手,让你先过,态度非常和蔼耐心。' ?6 L9 G, k: z6 x+ O- i) M
6 i3 E) |: o5 o) X. @' a 这个现象我在几个城市都试过,有人说,这是假的,但我告诉你,至少在俄罗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去赶飞机,到乘车的地方要过一条马路,斑马线有点远,有人建议不要绕,直接过去,当时马路上没有车,但俄罗斯导游坚定地说:宁可误了飞机,也要走斑马线。5 {2 ]3 Q4 M, t( N; @- G
$ E: n! W( z: L, T/ m9 [6 U
俄罗斯人非常尊重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乘车还是在街边休息,只要女的一过来,男的全部起来让坐,无一例外,最典型是在公交车上,只要女的一上来,全部男人都条件反射试的站起来,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马上全部站起来,坐一次公交车要站起坐下很多次,最后我们俄罗斯人每个人好象都带着垃圾袋,擦脸的吃剩的反正只要不用的,全部放垃圾袋里,一遇到垃圾桶就丢进去。1 z! Y- e5 n+ m: G5 |3 ]# `
. F. A: Z' o2 l) A) b( S& T( t8 a+ ?
俄罗斯很多地方不能抽烟,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所,都有一些水缸一样的烟灰岗,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抽烟,非常自觉,导游说就连莫斯科的市长议员,都要到这里抽烟,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抽,大家都很坦然,没什么怨言。都懒得坐了。8 c( \- [2 @9 a. K2 f) f1 U+ [) a
俄罗斯很多地方都有排队现象,俄罗斯人对排队习以为常,非常瘦纪律,没有一个插队的。在圣彼得堡夏宫,叶卡捷宁娜宫,因为限制人数,所以要排队,大家都非常自觉,耐心地等着,而且每个人排每个人的队,几个小时,非常安静,很多人拿着书在看。3 b' x. J6 Q4 J9 h/ Q* ]
4 W9 C# M: }4 p" M2 t6 G% ?) H 在夏宫里,有很多雕塑是不能用手摸的,这些雕塑旁边有些有人守,有些没人守,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去摸。当时有一个纯金的雕塑,我们以为没人,就伸手去摸,刚一触摸到,就听见哨子声(很奇怪,俄罗斯很多地方都喜欢用哨子),我们才发觉有个老兄嘴里含着哨子,警惕地看着我们。
1 }2 X v5 c, H" a, C( v0 S3 Q0 Y 6 z3 n8 ?3 ^0 ~; L: l% t: I
后来我们发觉,这位老兄实在很机械,假如你作势去摸,但没摸到你就停住,他就只是盯着你,不吹哨,我们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大家都笑了,旁边的那些俄罗斯也无奈地笑了(但绝对是善意的,没有丝毫的敌对态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4 }; P, T0 e2 e2 D) g& ` 4 s* c+ ^! R6 x0 C
俄罗斯有两样东西很多,二战纪念馆和列宁雕塑,俄罗斯人结婚都要去二战纪念馆献花,并在长明灯前默哀,而且俄罗斯法律规定只有新人才能靠近长明灯,其他人不能靠近,莫斯科的二战纪念馆规模宏大,最醒目的是,里面刻满了战死者的名字,每个战役都很多油画来表现,旁边的拄子或墙壁上全部密密麻麻的名子,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任何区别。: u/ v% ]4 ?3 b* O" q1 W3 x
' x0 l0 v2 W6 J8 _8 ^
列宁雕塑则让我很奇怪,我原来以为都被撤除了,问导游,他说确实拆了很多,但也保留了一些,我问为什么要保留,他说因为俄罗斯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他们就不希望拆除,这些人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很奇怪吗?”他反问。
5 d8 c% m( k; a, W3 S ! O( ~8 v- c* P+ x
国家杜马每年都有人提议把列宁的遗体迁走,但每年都迁不走,因为总有很多人反对,每年都有人到红场示威,反对迁走,示威的人不但有老人,共产党员,也有学生甚至还有歌星,比较有趣的是,很多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也来示威,反对迁走列宁遗体,而且人很多,比俄罗斯人还起劲,说这是全人类的遗产,不能由俄罗斯自己说了算,国家杜马通不过,政府也没办法。- F/ Q" n& T) ~% Z& @
# U* O# h& O4 ~
俄罗斯人身体非常好,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非常快捷,俄罗斯象学校医院法院都没有退休制度,都是终身制,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没人赶你走。
Q$ A7 q: L0 o( e+ M " y& S1 `3 I3 P* j: W$ D6 v
俄罗斯街上最有特权的人,是孕妇,只要孕妇一出现,那场面,绝对象我们的领导出巡,人们纷纷往路两边让,还不停地小身提醒,听导游说孕妇在莫斯科确实是特殊人群,只要她愿意,随时有警车为她服务,一个卢布都不收。
/ m# O4 `' r% [: {8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