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677|回复: 2

[分享] 华为员工必选题:做奋斗者还是劳动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奋斗者”与“劳动者”,若老板要你在这两个“标签”中选一个,你会怎么办?25岁的周林最近就遇到了这个选择题。他所在的华为公司,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被要求提交一份申请,“自愿”成为“奋斗者”。不提交者,则自动划入普通“劳动者”之列。
7 v' E3 }4 Y0 y  Q' ]/ y) M& C/ r9 X) }# Y/ P( D& ^6 M# f1 n

/ @2 A" _, Q2 o7 w! X6 }5 N: v8 n9 w0 _3 k; t6 @# u
5 O2 A& U1 N! _
% n4 r* D! ]4 D* C
二选一中,员工所要付出的代价各不相同——“奋斗者”要承诺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令性加班费;而普通“劳动者”则可以享此福利,但他们在考核、晋升、股票分 配等方面则“可能会受到影响”。至于将会受到何种影响,没人知道。申请活动只通过口头各级传达,没有白纸黑字的说明,也没有统一的官方通知,部门领导对此 均语焉不详。
+ g7 ?* p$ @6 k) x  j( @- L3 d( q7 A. j7 W$ g  U
今年66岁的任正非在1988年创建华为,当时资本仅为2.4万元人民币。十年之后,它就成为了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2009年,其全球销售收入即达1491亿元,净利润高达183亿元。5 R  ^- o( ~4 |- q. s0 G! ~

+ C8 Z1 d: `6 ]! [6 H在深圳坂田基地——占地约1.3平方公里的华为总部,聚集着上万名工程师,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所中国优秀大学毕业的学生。这里70%员工拥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还有几千名博士、博士后。华为公司每年在高校的招聘被外界称作“掠夺式招聘”。, G) L2 q1 _6 s, d! k/ S7 ^; I& M3 W

9 h9 J- d/ ?, B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一直以来都试图让员工在危机意识中奔跑,不愿任何人将这份工作视为“铁饭碗”。1997年,华为就让所有市场部职员全体辞职再竞岗。“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任正非在2000年如此评价当时那次辞职事件。6 \0 c4 Z9 @% [$ b

$ h9 Z9 n. b" x5 L* H在 2007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华为斥资10亿打扫门户,发动7000员工先辞职再竞岗,引发争议,以致被舆论称为华为的“辞职门”。但这一充满争议的 做法最终并没给华为带来任何伤害,相反,其他一些企业还因此对华为羡慕不已,认为华为在新法出台之前,便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4 b' B( p  J% Y. n- O2 x5 X

) L- i: j7 O. g( `$ ?! A) L2 a6 T华 为公司一位中层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此次华为推出“奋斗者宣言”活动,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不久前,有部分华为员工向公司提出不能正常享有假期。华 为下属一些部门员工至今没有年假。“通过这样的协议,以员工自愿放弃的名义,可以使公司合理规避劳动法,规避未来可能面临的劳动争议。”他说。) a" n5 d( ?& a( b8 c! C& j! _
: k: a& @. I, t( \) L! w
在倡导“奋斗文化”的华为,令人意外的不仅是协议本身,而是大部分员工都默默地接受了这份看似不合理的协议。' S- [6 L* o4 |" i: B- \

: o3 r" ]0 L, i3 A. L3 u“签了不一定有好处,但不签一定没好处”
- Q; ]0 o- y8 D4 u6 O0 _; ]3 i- R6 b# [$ S& R4 _6 x6 g" V7 h% {' v! I
这场活动开始于四个多月前。8月下旬,国内多家网站爆出《华为对抗〈劳动法〉的〈奋斗者申请协议〉》一帖,引发广泛争议。但不久之后,各大网站的相关帖子就神秘消失。6 ~" @% N  y2 v5 E9 H  W% _

- m+ B+ d0 e' r" ]/ k1 S0 y  _& Z9 o但华为内部的签署活动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
3 E( D# l3 s  T7 ^7 i, `" |  q! w
7 n! `, u: ^, k1 R% f( S) c一个月前,周林所在的部门专门召开了一次周会,领导用大约一刻钟时间向员工通报了“上级精神”。0 F& L% \' I( G* {' k

) d3 F% ?$ K1 T% O, @: E根据领导的口头传达,提交申请即视为自愿成为“奋斗者”。申请书内容可以自拟,格式也不限,但中间有一句话必不可少:“我申请成为与公司共同奋斗的目标责任制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令性加班费。”; G; J0 y) v2 Q' i' [2 M: E- `% g+ I
" d- I- g, o- `7 d9 Y: g3 \
领导并没有清晰地解释,何为“奋斗者”,何为“劳动者”,只是表示:“交不交申请,你自己把握。”
: P$ \+ x: w1 C0 c8 ~( @7 A/ Q- n- s" P& b+ e& q+ ?, B% y' |+ {
在此之前,周林就已经从其他部门听说这事。一开始,“奋斗者”被要求放弃的,还有婚假和陪产假,这引起极大反弹。在天涯论坛华为专区,有人言辞激烈地直接将之称为“shitfighter”(粪斗者),并号召员工起来反抗。
1 @* q7 _( [: ]9 q8 y2 v" t# ?* q( a: z  C' e& F# S
跟帖者同样“义愤填膺”。有人质问,休假和奖金都是员工有权同时享有的东西,公司让员工二选一,“就好像我有两个金块,你抢走后问我要哪一个,你要哪一个都一样,本身都是属于我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用权力做工具,制度作盾牌,堂而皇之地夺走一部分?”/ B: L! P' Q+ V; `! B% J5 @

  G6 e# i8 _/ l( }虽然网上反对声很大,但在现实中,绝大部分人却选择了“默默接受”。7 |* s; h6 D1 s; C

" g" H8 k2 T4 h' c3 ?在周林所在的部门,领导上午讲完,晚上所有人就都递交了申请。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其他部门。
/ U! X+ B. a$ w9 T/ ?
, X% i2 R6 s8 ?" Q+ d在另一个部门供职的林若深,觉得这个所谓的自愿协议“很荒谬”,但他也不得不写了申请书。他所在的部门领导曾经就此对下属语重心长地说,“签了不一定有好处,但不签一定没好处。”! u. b& n& s0 @7 f5 X# |3 N5 ]1 j2 w
" k+ ]6 z6 F, y5 E- `( N  T8 A
“既然无所谓有,害怕什么无?”8 R( l( d4 f+ P2 U: Z; _2 @8 L! T
* P* T5 E* }5 g$ p
实际上,对华为的大部分员工来说,带薪年假和非指令性加班费,这两项原本应该享有的福利大多数时候也是“形同虚设”。
. r1 o8 q" x6 Y. \
* z( J5 W: |" Z* }/ ?+ ]林若深在华为工作了三年,自称“加班几乎就如同吃饭一样正常”。不加班才叫“不正常”。% Q/ Y/ F9 _  a4 u- D7 j/ T
# _0 t4 u, N( e" H1 O& l
在这里,一天8个小时必须保证。中午12点下班,如果有人在12∶05之前到饭堂打了卡,即为“早退”,根据公司规定:降职降薪,还要全公司通报。
" o& W$ u& ]3 P  m( r  F3 g+ O  S" y
但是,加班却是受欢迎和鼓励的。如果员工晚上在公司加班到八点半之后,可以领到免费的夜宵;20∶30到00∶30之间,公司会提供大规模的班车,接送加班员工;如果更晚,公司还有24小时的订车电话,用内线打过去,不管几点,都有免费车接送。' A- `& u0 n- K. r6 p! Q; d/ ?

0 H  u8 W% q0 B) I% W1 k+ h. W华 为创业初期,由于经常加班,许多人便在桌子底下备了一个床垫,干脆在办公室过夜,华为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床垫文化”。这个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只是如今没 有那么夸张,大多用来午休了——现在,每到中午,华为的办公区就会熄灯,员工们展开五颜六色的床垫休息,也构成了另一道风景。
/ X. M3 S1 |6 m  }' y/ W( P! C! R. O' y1 K& ^9 y
但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却也是常事。由于华为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刚到华为,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很多人都自动会加班到八点半后回家。
* K* k1 r  W2 U% T: H& O
3 B, A/ m2 I; `# @所以,每到这个时间段,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刚刚结束加班的员工在华为厂区内晃悠,慢吞吞地坐上随时等候着的公司班车,归去。
* _: F8 Q7 K/ i- Z' T1 S
9 d( B4 p% [( |2 I2 g, \林若深说,这样的加班,一方面是工作确实做不完,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同事的压力,“这就像高考,如果身边的同学都在学习,你一个人在玩,不但班主任会说你不认真,自己也会觉得落后。”  x: x+ l$ |# P0 L
) z4 m7 }5 A7 N* `: ?
但这样的加班,大多都是“非指令性加班”,也就是未被领导批准的,属于员工个人“自愿”的加班。按照华为的规定,未被领导批准的加班,不能领取加班费(重点项目除外,需要领导批准确认才算)。所以,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根本没有加班费一说。
7 l+ {+ X! x7 a; H7 H# Q: E! |6 S- @6 a
“带薪年休假”同样如此。根据2008年开始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员工只要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即可享此福利。休假天数视工作年限而有长短: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 l" ~0 p& G2 M/ v- G
/ H9 r+ y* S/ W) X6 l
但公司规定,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要义务加班,员工们需要用这一天来替自己挣年终的带薪假,一年12个月,也就是挣12天的假。
* ?: P/ A3 i  E7 n7 a" b' Q  e. X, S" m
即便如此,12天带薪年假也并不确定。如果平时请事假,请一天,需要从这12天中扣一天。' Q1 A( \: L7 J
6 x6 S1 v! v% u" [
“既然无所谓有,害怕什么无?”林若深说。虽然他内心对此极度抵触,但觉得这放弃的其实是自己并不曾拥有的东西,也没什么可惜。相反,如果自己不提交这个申请,反而会被认为“不上进”,万一在此后的分红、配股中受什么影响,也“划不来”。
# H$ R* l0 W4 q5 `! M" ~7 [& ?9 C' G4 F6 b9 O
南方周末记者曾为此致电华为,但总机话务员告知记者去华为官方网站留言区留言。南方周末记者再次致电华为公司总机,要求转接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但对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5 x: |) @" M9 G4 A" e
% R; e" H7 r. F/ @( m5 c4 G5 o
“鼓励每一个人成为雷锋,但绝不会亏待雷锋”
* N, }4 I( }. x
4 @- k+ u/ c5 C作为成千上万中国企业之一,华为从1988年成立至今走过了一条典型的中国路径:从价值链的最低端做起,利用价格获得优势,然后奋力向上攀升。它的崛起,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 b9 d$ M# Q  v, I0 R3 D$ F( Z( r
如今,大概每一个想和外界沟通的中国人都离不开这家公司。如果你想打电话,需要程控交换机、动动拇指发发短信离不开电话预付卡和基站服务,想上网冲浪,不能没有路由器……在中国,这些产品大多由华为生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熟知“华为”的名字。
, Q1 x) T' a/ \6 m3 [' `: V% Z- p% O# y" f; Q5 `2 c
华为的成功一直是个谜。有人分析说,在高科技行业,由于产业遵循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将翻一番——技术的保鲜期大大缩短。作为后发者,华为追赶的秘诀无他,唯有“比别人付出更多”。& @) e  i! l0 t$ s8 t& n

0 ^& \: _+ q: \7 D4 C( q2004年,西门子曾做过分析,当时其欧洲企业研发人员年均工作1300—1400小时,而华为是2750小时。同时,华为的人均研发费用只有2.5万美元/年,而欧洲同行是12万-15万美元/年。5 l/ _% Q) ^0 k( z5 ]3 q7 k, ?

0 t) }; b" `4 z5 ~外界最多的一个解释是,华为秉承的文化,是“狼性文化”:凶狠,矫捷,不按常理出牌;一旦出动,便给对手致命一击。0 ]: h+ E1 X  q6 ^4 b+ w0 ?' t

/ k0 o7 U6 k0 i4 k任正非对这种说法似乎并不排斥,在华为内部,他的一些口号被广为传诵,比如,“板凳要坐十年冷”、“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等。他宣称:“华为鼓励每一个人成为雷锋,但绝不会亏待雷锋”。
" T, ?0 y- v! e  Y8 V
& M  Z: c, x: P% h  T, N$ n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华为通过股票和期权,让大多数员工分享了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个人实际益处。
* ~% _; x- M1 z  o- q. ?% ]
$ l) Z7 b3 w3 F) k据 华为内部员工透露,在华为,一名新入职的大学生,第一年的综合收入就可以达到十万元。此后伴随着工作业绩的提升,大抵在第三年左右将可以购买公司的股票, 内部股每年都有分红,如果资金不够,公司将协助员工获取银行贷款。对于在华为工作多年的核心员工来说,奖金和股票价值占据了收入大头,工资不过是“生活 费”。而在公司股权结构上,任正非只有1.42%的股权,其余股权则由深圳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
" e- a; j8 V, D! L+ x2 O- t% ^) R) W7 |8 n$ S
物质上的富足,让许多员工对华为产生巨大的认同感——包括它所推行的一些奇怪政策。他们中的很多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理由是,“这没什么好说的”。对这个自上而下签署的“奋斗”协议,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是理解,特别是享有丰厚股票收益的老员工。
+ P) x( |4 u" L& i5 D/ X  g
% W& D  X& _2 ~6 S/ x3 T但成功的背后也有代价。2006年4月28日,25岁的华为工程师胡新宇因脑膜炎去世,在此之前,他在30天里只回过四次家,时间都花在某重点封闭研发项目上,夜里都是在实验室的床垫上度过。在那前后,华为员工因压力太大而轻生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6 X' ^6 R  e- d5 C$ Z) B
1 M2 y# c  l9 q3 U; X/ A1 J但任正非依然没有改变。胡新宇事件后,他在《华为人报》上发表长文《天道酬勤》,警告道,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合适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危险的。“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
5 |* G) d* R/ M
% O6 a" F* J" }. u8 _* DMonga :华为,矛盾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2: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违反劳动法,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意识。。。很民主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14: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需要奋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5-1 04:03 , Processed in 0.0459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