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732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95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3-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Curio 于 2011-4-21 17:53 编辑
( b0 ` E; ~1 r6 ]* Z! K" t' h0 R+ @0 b
该不该定个计划?详细的计划确实可以更高效,也许可以将你减肥的速度加快一倍。但是如果想学习,还是扔掉详细的计划吧!因为它会占用你太多的认知资源,只顾着闷头做事,无暇思考。
4 D, m& D! J( T# X1 F
. u9 o$ A9 p5 F7 u- H |经验说:计划越详细,执行越高效。实验说:计划有利于任务的执行,但是却不利于学习。# j3 D! y! K3 F7 s- P. ]7 u
. d) V$ F' i4 L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要事先有计划和目标才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9 o9 S' n) n0 K( g' i1 c
; j' T$ s) r9 U8 L谁还没定过个计划呢?个人,企业,政府机构,不设几个目标就怎么跟老板交代?怎么跟投资人交代?怎么跟上级领导交代?% V, T; M7 E2 P$ B* T5 H {
) O% M& V, C: C
: {, q3 D2 [+ u o' S/ S从经济指标,到年龄指标,到高考招生指标,凡是可以计算的,都有指标。什么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再过940年,等我们回头审视这些计划时,它们的意义在哪里呢?0 ?7 u7 X) h+ v
7 B$ W! i* b# h0 N3 y
0 Q. U L3 \" ^0 ~
该设定个详细的计划吗?$ @' z9 m" e0 w0 @
* @% l8 ~/ e8 ?2 V4 H, b4 F/ B+ Z, Z--------------------------------------------------------------------------------3 W+ [0 {6 U2 b! ]
1 m/ k; A! R& A7 i- _
3 e- D* e8 k4 W! ?+ l心理学家对目标设定这个熊熊时尚亦有贡献。他们在七、八十年代开展了有大量研究以指导人们如何应对目标。著名心理学家 班杜拉和西蒙 (1977) 很早就做过一个减肥实验。他们招募了一些超重人士,平均大约超重50%。跟世界上所有其他的胖子一样,这些人也很难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好多人从小胖到大。 # ^" m$ n5 }' @; ~2 V( N0 b% ~
7 m/ o+ s9 c! \3 [7 T
- n. _; N0 X v8 I. m实验中,一些人被告知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其食物摄入量。而另外一些则给他们定了详细的目标。四周之后,那些设定了详细目标的参与者减去的体重是另外一些人的两倍! " b. R3 @7 Y* L) Q0 o
6 }0 R. {$ u/ q8 c
2 v2 F% [: }1 P; D' ]详细的计划看来确实更有效,这在后来的很多领域也都得到了证明。通过给员工设定详细的目标,食品制造工厂降低了工伤的数目;呼叫中心减少了员工的病假;提升了工作表现。在以工程师和科学家为样本的研究中也发现,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比告诉他们“尽力搞吧”更明显提高工作绩效。
! v' b6 K4 ~' ~! k: F+ L) }4 z0 }
7 [( {8 K) ] B% U+ p通过设定详细的目标,生理机能和认知能力似乎双双得到提高。
! c+ J7 R( {- U( E. F0 m$ y ?9 L. f+ D- M4 Y
% K; {6 {9 q4 i5 x/ R: }: [详细的目标可以使任务的每个结点更清晰。要求下属尽最大的努力,其实是告诉他们不必很努力。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可以说“我们尽力了啦”,“输球没输人”。他们认为的“尽力”可能跟领导期望的完全两样。
5 T3 |8 j% Z. h% e; y! |9 |" S9 C7 M
# ~7 D& q- l1 E/ Z+ o先别急着设定详细的目标!
% ~3 c b7 h# ?6 P( W6 n: ~( L
9 L* q9 N% `5 K. s--------------------------------------------------------------------------------
+ i* A4 g) d4 |/ m3 g+ G
" z, [/ y! ` J2 v; x0 p
; q/ w* N4 l, {, ^# ?详细的目标也有副作用。亚利桑那大学的奥多涅斯和一些其他高校商学院研究者认为,它扭曲了人们的风险偏好,损害了完成任务的内在动机,甚至导致人们做出不诚实的举动。他们列出了详细目标的副作用: 0 F- g7 O8 u% g9 Q4 a1 I
3 V$ p" }% L) i+ f( U) d
太详细了 :太详细的计划容易使人固着在某一个目标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缺乏全局的考虑。 , B! E" y* T4 `
太多了 :面对很多目标时,人们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容易的目标上,而决定项目质量的又往往是那些不怎么容易实现的目标。
9 H0 T0 @0 s; _3 ^" D. f太短了 :任务分解得越细,实现每个目标的周期就越短。着眼短期的目标限制了你将眼光看得更长远。为什么雨天很难打到车?因为出租车司机雨天的工作时间较短。这又 是为什么?因为许多出租车司机每天工作的时间长短根据赚钱的速度决定。他们往往有一个预定收入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收工回家。下雨时,出租车大部分时间在 载客,达到目标收入需要时间较短。为什么利润高的时候反而减短工作时间呢?因为阶段性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如果他们把收入目标制定的更长 远——比如1个月 ——情况就不一样了。 # I: c/ |' l& A6 D
4 `9 D8 T+ v1 h
4 U+ l! z0 C' x7 { }4 c
有道理呢!但是常看果壳网的你,怎么会这么容易陷入“ 证实思维 ”呢?这么干巴巴的理论会不会不太靠谱啊? 1 ]: W0 }. \2 n5 z; m8 g% v( B l4 L
0 v+ l ~" G' w9 s5 c. U" }
* m2 w9 m$ q6 N# [3 [但是,我的好朋友波鸿鲁尔大学教育心理系的沃思(Joachim Wirth)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靠谱的研究。他们让200多名15岁的学生在电脑模拟的实验环境中做一个物理实验。实验中,学生们可以把不同大小的立方体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内,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经过反复尝试和记录,最后画出一张体积、密度、浮力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图谱。这个实验里一共存在着14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立方体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学生需要把它们都找出来。 8 p. f- ~) w. |! a/ ]* d
! q* N }$ R0 A/ u! ~
) l @ F- I" M/ w+ s" Z9 P沃思将实验任务分为两类:一类设定了详细的目标(14个具体目标,比如“立方体的体积跟它受到的浮力有何关系?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记住它”),另一类没有设定详细目标(3个目标,比如“为什么有的立方体放在水里会下沉呢?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记住它”)。 3 n& _! H- l: q1 t. t( z- e1 s
5 O; a) r& Y- z) i0 d* F
2 E7 f/ M$ H8 ]5 H0 O/ @4 d结果,没有设定详细目标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好的学习能力和更低的认知负荷。这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同时采用问题解决和学习的策略。而那些设定了详细目标的学生们则仅仅聚焦于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记忆并不好。 沃思认为如果希望让孩子们学到一些东西,就不要给他们设定过于明确和详细的目标,这可以降低他们的认知负荷,使他们更轻松的从任务中学到一些知识和技巧。
* `1 K/ Q: _7 P
. n- R# z% _1 T' l+ U, I1 w- R! p! c: z0 D/ c! _/ h
我们该如何设定目标?
2 y7 d6 L* X% W. u; }- k, d# X) R1 I; L* h* K2 {0 |
--------------------------------------------------------------------------------
2 P4 \" F8 e- N3 h8 M* O
; ~% s6 B2 s( S# s. ~$ M
) h5 w) c6 n6 |'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那些主张为任务设定详细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心理学的领域,通常以绩效来评价目标设定的效果。它认为领导应该给员工设定具体详细可操作的目标,才能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毫无疑问这是有益于企业效益的。 2 @( m! ?6 ]7 V. U1 C. [
$ |# ?2 ~: L5 Q. n, l7 S% h( c8 T# J- A# [" J: ~
但对于个人却不尽然。当你为各种目标拼命时,其实已经变成了一台机器,只是被用来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很顺利,绩效考核也通过了,但是你最后得到了什么?你的执行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许还得到了提拔,但是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有限,你也很少感受到轻松愉快——总之是有得有失。 : e4 [( s8 w2 j% c; D0 x' \
+ s" y1 A O, a& y4 `/ Y2 o
i0 R" T4 ^ y
所以为自己设定目标时,先想一想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高效的完成任务,为任务设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期限会很有帮助;如果你是真心想学点什么的话,那完全不必把事情划分得太细,设一两个模糊的目标,这对你自己不是什么坏事。看你是重在效率 还是重在学习了。
* q: e5 R" W$ S! t( t/ a1 z% `; F6 t5 `- F% z3 R1 i- o5 c% @
) t+ `) g, p"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