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网上引起热议。截至昨日,原帖点击率已经达到40多万次,3000多个回帖,还有不少网站转载。4 [$ |( T$ D+ D" c+ `$ z0 C
, D1 s A" {, {4 I9 h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2 ]% C' g2 O! J, Q$ \
# B. g7 }1 _& z1 l 发帖网友linyang222是一所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 j; v1 l( J0 P* S" v( e
1 G! e1 t3 X3 [- t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22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k3 j+ z4 T8 ^2 S( Y
: h: V1 h6 r# p" l2 L3 n5 \/ W4 ?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linyang222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 j4 W; C2 z- A$ c% {+ f/ @! V) ?% V. G2 A Y
农村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
( E. t: u& y* l# I z" Y: p
6 e8 b4 }) j. x5 e 他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现在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b+ h% E1 ^/ X7 u9 h7 [
6 l8 W" X( G S$ {* |* n/ m
网友“小洋很忙”说,以某重点高中来说,今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M6 Z$ S _: {0 M
- C+ D/ K- Z# R5 i; [2 l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网友“青青木瓜香”说。
' D, e5 Y: D" @3 d0 d0 ]( \
) r' v! p( J9 l “面对城市学生,我们丧失了基本竞争的机会”4 P$ }5 L# T6 R* ^/ b
. D; T- B2 _& \& K1 [, y. [ 昨天下午,记者在华科见到了雷磊时,他刚从广州回到武汉,还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努力。三天前,他在南方周末发了一篇讲述自己上大学经历的稿子《走到只剩我一个》。这两天,他接到了邻镇好几个大学生的电话和邮件。之前他们素不相识,这些人辗转找到他的联系方式与他联系,只是为了跟他说一句,“看了你的稿子我们很感触,感同身受。”
- b( J% s; S3 j0 v9 m5 `& ^$ M
# Y7 F4 t9 d' I) T+ l4 M5 L# e 农村尖子=城里差生?
6 F- Y/ P9 e9 }' L6 F# m$ ^4 V% M- n6 @, W0 a; [6 ]0 W8 C
雷磊的经历是众多农村大学生的缩影。他出生在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过了一本线,但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复读。一年后,他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1 w( h" t! k# C& h ]
5 R, l. a- u5 U 但一进学校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班一名女同学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从她的口中他得知,那所学校中一本上线率竟然达到了97%。“我的成绩太差了,只能上这所学校。”女同学的话深深的刺痛了雷磊的心。
5 S! M& _* e" e$ H: T
$ _1 }6 ~" `) z# P9 Q “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雷磊说。小学时,他就要走7公里山路去上课,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了,走到教室就筋疲力尽,很多学生一去学校就打瞌睡。; q' {- e! H- b" c6 }* z8 ]
$ }7 Q) S. g+ w2 w 他们邻近的两个镇每年适龄学生近千,只有五、六个人能考进县中。而有时候,全县一年都没有一个人能考进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几率几乎跟买彩票差不多了。”雷磊自嘲说。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乡有史以来考上最好大学的学生。
% N' h/ b. a$ C2 `
4 a0 T+ I4 Y! n2 h 想上好大学全凭自学
. o& W2 M; ?# h) ~0 Q9 M, R+ S
; e' q, O8 ], I+ c 农村的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而是他们考不上好大学。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8 \% k! ^& h+ p9 ^" R
8 f7 D$ ]2 m! M* O “农村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雷磊说。“这些差距在中小学时就埋下了。”在农村,不要说培优,连幼儿园都没有。3 g c4 j/ W8 V6 X: ]3 D. O
8 X% s. y! W, J
农村学校待遇差,没有老师愿意去。像他所在的八仙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毕业于陕西师范的老师一个都没有。
1 D8 y! P D# D3 E% d1 m' s' {* N5 M& o C
上大学的N个条件
3 ?, R7 }: W5 B4 d0 \7 B
" p- k# `. Y" }8 z3 d0 U 雷磊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 _+ [" a: M& X# Y2 I# w
; k' G& q6 \- h# h4 p/ b6 Y+ `. O2 Q8 k 据他了解,他们全镇有史以来考上全国排名前15大学的人只有四个,还全是复读生。
8 O9 M* T$ p% Y* M' t/ D
; ~/ m) S' A6 m; g7 T 上大学太难很多人放弃' L/ i+ A6 M/ y/ W* Q
7 O) x/ r+ c6 p2 Q2 [9 \6 [1 ?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他以前的小学中年生源也逐年下降。
7 ?0 H1 V: L. Y! @' g# `. `3 I6 j4 \% `- b5 z7 N$ U
“这可能不仅仅是人口自然减少的原因。”雷磊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他们那里上小学,每天要行走7公里,由于中午吃不到饱饭,学生们个子都长的特别矮,而且每天支出10多元,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他们那边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要是供两个孩子读书,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这些隐形的条件就把很多农村孩子淘汰掉了。”+ A. m) R( P4 w
9 o* H( G3 |# U+ D! o 现在他的压力也很大。10年前,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盖起小楼房的。但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到现在房子都没装修。而村里其他人家早就盖好楼了。雷磊说,“家里很多亲戚都不相信我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说上大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划不来。”5 N7 }# _& e& l0 q s. I1 l
1 @! t0 b w4 d8 Z; ^: S 今年,他家一个亲戚的女儿考上三本大学,女孩的父亲没让她去上,说还不如出去打工。这也让雷磊感到很茫然。
. c' y& S3 g& n: y) q) h& x9 s/ H! [- c& D, d; _& I( Q5 U
资源不平等
& w5 c) b. `; |2 E8 g
6 s" A$ A. Q2 F9 s6 ^ 昨日,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向记者证实,近几年,他接触到进入北大的湖北考生,绝大部分家境殷实,父母不是公务员就是知识分子。: t# g" d" K2 ^. o! G" T+ R
9 Y3 D0 `, d0 m# D6 P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 K- S8 ~$ V" Q* k
$ `8 q! I8 v! v5 J 暑假期间,武汉市25中语文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林晓红和同事一起进行了家访。她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y a8 b. \/ T; }! b$ q3 [* `6 F; ~
' c$ [+ P* Y' g* N$ P+ t3 ?# F: A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1 ?6 R( J* b) c# M# l
( ^7 H9 P: U6 u+ B Z0 e这是一个历朝历代都有,但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6 T" A( ?" i: t2 i. M0 x8 B% ?
{( f7 M7 \6 P9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