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Shaman 于 2011-10-7 17:19 编辑
" T/ d) ~9 m8 F# @% |) r5 c
9 q: K9 o" O% A+ Z1 a- }
2 m; T s" Y! B& a% l& M在猪圈里烧火做饭
( Y* P- ^9 |: T& M& @- O; o家里既小还漏雨
1 n' W" G( V. s# G" `! o打井水做饭
, `" m& V4 }1 Q4 a' x: p在简陋的家里接受记者采访 10月5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年轻人常常会在这个节日里表达自己的敬老之情,但是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就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福海社区,竟有28位老人无处安身,只好住进简单改造过的猪圈或者柴房里。他们及子女都希望政府部门帮帮他们,尽快给他们一个“家”。
, G. i0 M7 l) s! b a- @: T 揪心 89岁母亲住猪圈
9 N2 `! _! `. n- e9 N9 y8 J 福海社区的房屋拆迁安置项目已经进行了1年多,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目前1至8组3000多户居民的原住房有的已经被夷为了平地,有的被拆得只剩下一副空架子,景象凋敝,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租房子住了,但在这些残垣断壁中,还生活着28位老人。他们栖身在由过去的猪圈或者柴房改造而成的小屋里,让子女们心疼不已。 + d% H& K0 [" L( ?7 F. @
89岁高龄的杨小玉便是其中一位,自去年3月家里房子被拆后,她就一直住在自家原来的猪圈改造的小房子里。小房子里有一张木板床,一张用来吃饭的木桌,角落里搭建了一个土灶,旁边堆放着柴火,老人就吃住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 0 P4 d: h% r) ]5 L
女儿杨琼仙今年已56岁了,她在城里做清洁工,每天中午都要赶回来给母亲做饭。据她介绍,母亲虽然身体还硬朗,但耳朵不好使了,担心母亲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因此没有到外面租房子,只好陪母亲一起住猪圈。
+ L5 H0 d, W# \- p 现状 没有电、喝井水
* R( c _, N& I 韩少金老人今年77岁,老伴杨美珍今年75岁,老两口自去年房子被拆后,就住在以前的猪圈里。记者赶到时,小房子里正冒出滚滚浓烟,呛得人直流眼泪,韩少金老人正在用一个废弃铁桶当炉灶烧火做饭。小小的房子里堆满了各种杂物,人在里面根本转不开身。 " q! K) ~( X+ y7 [. z
韩少金老人说,他和老伴平时就在这里做饭,晚上就在原来已经拆迁了的房子里睡。记者在旁边看到写着大大的“拆”字的房子,已经被拆空了,有的墙壁也已经被拆得开裂,已然成了危房。韩少金老人告诉记者,子女现在都在外面租房子住,隔两天就会带着孙子孙女回来,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买些菜回来。
) H, `2 h8 N' F8 c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海社区8个组中,光7组和8组两个小组就有28位这样的老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居住条件十分简陋,生活环境很差。据了解,自去年3月房子被拆后村里就断电了,晚上只好早早睡觉。村里有几口井,老人们喝水、洗衣、做饭,都要提着水桶去井里打水;老人做饭烧的都是柴火。 " P- V: @5 B& ~) C! l* x
无奈 房子被拆租不到房 * y/ C! f+ ]$ T' g
让老人们住在小房子里,他们的子女们放心吗?老人们纷纷表示,不怪子女们,子女们也是没办法。自去年签订拆迁协议后,居民领到了补偿款和补贴,并到周围的小区和城里四处租房居住。老人们都有苦衷,大多数家庭都是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租一套房子就只够子女、孙辈们住,再租一套经济条件又不允许。更揪心的是,老人们去租房时大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房主嫌老人年纪大了或者体弱多病,觉得老人在租房期间在自家房子里去世会不吉利,拒绝老人们租房。于是村里有亲戚的老人便去投靠亲戚了,没有亲戚可以投靠的老人只好留守猪圈、柴房和危房。韩少金老人说,开始儿子也带着自己和老伴一起租房子,去了附近的新河村、柳叶村、船房河、郑家河等小区,找了很多房子,但房东一听说带着老人租房就拒绝了。子女们没办法只好撇下他和老伴,让老人留下在猪圈里做饭,不放心便经常回来陪陪他们,给他们带些吃的。
7 q' a% s- \7 {5 j; i% b% _6 r 73岁的杨秀英和老伴现在住在临时搭建房里,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好遇见杨秀英的女儿和姑爷正好赶回来给父母帮忙晒玉米,杨秀英的女儿说:“我们也不放心让父母再住在这里,但是也没办法,带着老人租不到房子,只好平时勤快点回来,照顾照顾他们。”
' l2 S0 D' y# B) J( L 老人 希望能有一个“家”
" v$ Y2 d( f; ` |7 P# F 记者了解到,目前老人们居住的简陋房屋由于没有房产证,拆迁时拆迁方曾答应平均给1万多元的费用补偿,但是老人们都没有同意,老人们都说,“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后场所了,如果也被拆了,我们就真的无地容身了。”奋斗了一辈子,到即将入土前,居然租不到住的地方,许多老人为此很是忧伤。 6 u* C1 z* _% u+ E Q3 A9 }
居民们还有疑虑,说签拆迁合同时,拆迁方曾经承诺,会在3年之内建好回迁安置房,但是一年半已经过去了,时间已经过半,居民们都没有见回迁安置房有动工的迹象,因此他们质疑,一年半后他们能否住上回迁安置房?然而不少居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想请政府给这些房子被拆又租不到房只能栖息猪圈柴房的老人安置住的地方。 2 r% A7 h) q" o) \
老人们的子女们对老人们生活在这种简陋的住所也很不放心,陆坤说:“我们年轻人倒没什么,能等回迁安置房盖好之后再回去,但是不能让老人们等啊!”
! v8 {; R- ~ c: g5 H5 x( x0 O
+ }" F6 i s9 R9 I; U- W7 R' r, k* F! j9 e# w* Z
真是个操蛋的十一
- k3 F: p2 f3 r! s- m
4 F$ v- B8 F7 g) u
( p6 q4 F1 C, u. N- {: I1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