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50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非诚勿扰》
选手们出位的表现,引发不少话题  《缘来是你》
1 m$ `/ ~0 h3 D
8 F0 X6 S0 p/ q0 m! k“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中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5 p% b- K' j1 S. z/ l* G \
$ \% g8 X( [6 Z9 n! ~5 Z
而另一对男女嘉宾在节目中赤裸裸的对白更令人感到惊愕:女嘉宾问一位男嘉宾:“你家有钱吗?”男嘉宾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
2 N. W9 h$ D6 h$ n. Y, \5 I3 z& B$ w+ W- ]% A
毫无疑问,马诺和她所代表的一批“物质女孩”,寻求的爱情充斥着金钱、地位、权力和享乐至上。这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对节目中盛行的畸形“婚恋观”的广泛批评,也引发了受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屡受挑战和践踏的深深忧虑。
D+ g5 _0 U/ d' f5 v4 X& V
$ V4 M7 w9 }$ d! w! {+ e4 p+ C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下收视冠军,广告暴利激增的刺激下,中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 V3 q2 D k& K4 Y
* d# c! t# p8 X. r# N& J中国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迅速重拳出击,整治电视婚恋情感类节目低俗丑陋之风。 1 h. T" I2 O% |4 |* T
/ G8 p* i" N% `- K
9 l/ [! v* p6 R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12日通报,总局2日和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能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 F+ X8 f2 G: K7 R
. i3 W/ T! V6 d6 _“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主持人关、话题关、内容关、审查关、播出关。”在广电总局日前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节目要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 R7 H* B$ b) I( {
" D: w. m8 }0 z* X) ~广电总局要求相关电视台,“要严格按照本通知有关精神,认真做好节目预案、环节设计、嘉宾选择、话题引导和播出审查等工作,切实办好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恋观。”
F9 G9 T/ I M1 T) f+ n( A9 p6 Y: @& \7 M1 I" v* f1 f/ v9 {( ]
“广电总局的通知规定得十分到位,来得很及时,”不少观众说,“如果电视台只为收视率,放任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用越来越大胆的言论挑战观众的极限,相亲节目即便不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抛弃。”
# l4 u7 u4 ?$ O ]. O
6 }8 O) T+ G! }# H: U面对电视上大谈拜金、享乐的相亲男女,荧屏上相亲节目利用言语犀利出位吸引观众“眼球”的收视恶战,中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发表报道进行严厉批判。' o( G1 r1 H( M K
a) p2 ]3 ?* z2 W E& J
6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用11分钟的时间严厉批判了中国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有些则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价值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
! ?( F1 w2 s+ v$ U9 W5 B% T& p6 i% H1 L
11日,新华社也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痛陈电视相亲节目“形式雷同”“盲目追求收视”“真爱难寻”“贬损价值观”“语言暴力”“炒作丑闻绯闻”等罪状。
! }2 I% r! G8 j# N3 J! s' T" L
; X4 x4 M+ ^" \- G! P6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罕见地聚焦电视相亲节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刊发了介绍各方批评意见的《不能为收视率丧失社会担当》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两篇文章,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 J8 G' B1 h6 c" r6 d3 P2 Y7 z- w" n+ ?2 C0 {1 N7 u) _
“相亲节目已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收视‘掠夺战’。身份作假、制造话题、编造故事,言辞犀利不惜‘出口伤人’,虚假身份的‘托’‘拜金’‘享乐’的非主流价值观被刻意放大和无限放任,并得到受众的盲目追捧。这是急功近利的媒体人毫无责任心和缺失道德底线的表现。”湖南卫视节目制片人刘蕾说。
' c" X0 V' s% U7 r: w# @
" S: U8 x( h. x6 J4 w' P, v4 M对相亲节目遭遇社会舆论同声讨伐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解释说:“在中国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把美貌和金钱当成是婚姻组合的唯一衡量标准,而在相亲节目上却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爱情观,负面社会影响不容小觑。”- m% |! R5 Q# B- N, Z1 {- \9 Z
& g0 I5 E5 q2 x; B; a8 y
“婚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却不应是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如何正确引导节目的价值取向,相亲类节目应做深层次的规划。”丁加勇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