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天佑斋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5

[分享] 河北阜城数十家明胶作坊被强拆 数千村民或失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9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5日,河北阜城县前宋村学洋明胶蛋白厂遭央视曝光,其将所生产工业明胶售往浙江的企业生产药用胶囊,这种工业明胶已被禁止用作食品、药品原料。在看到报道后,工厂老板宋训杰竟纵火焚烧工厂,集中销毁证据,大火不久被扑灭。随后,村里40余家明胶作坊遭遇强拆,这让因明胶而兴的前宋村顿时陷入困境,全村上千人面临失业,县里一时拿不出善后方案
0 l3 J4 t+ A  j0 U. ^! K0 G# Y! H4 a" K5 R, d# X
Img340980735.jpg

% F/ o% i9 U; C+ n* `  昨天,前宋村一家明胶作坊老板在清理废墟。问题胶囊事发后,该村40多家明胶作坊被强拆。本报记者王苡萱摄8 V9 Z. P/ W% V7 {! J4 L' d
  4月15日的一场大火,不仅把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以下简称“学洋明胶”)多年来的交易“秘密”焚毁,也改变了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古城镇前宋村的命运。
9 C7 m& o1 W; X9 s. B( L, Q
) E' p  P% v( E) N$ F& C  40多年来,前宋村早已形成规模庞大的明胶生产基地,因媒体曝光当地龙头企业“学洋明胶”将工业明胶销售给浙江等地企业生产药用胶囊,相关部门展开严打行动,将该村40多家明胶作坊夷为平地,数千村民面临失业。另有证据显示,“学洋明胶”的产品,不仅流向药用胶囊生产企业,还流向众多食品企业,成为生产雪糕、冰淇淋、乳制品和饮料的原料。& p/ K/ y/ @4 U- k" Y" P
1 j# I: K# W$ C  U9 {. f% t
  “胶老大”纵火记
0 V  U+ o8 q* o( b  {# {$ d' ]% V% w! }5 u
  宋训杰放火焚毁证据,是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
1 k. ~3 t1 M, P2 J2 s3 g/ T7 v+ s4 l. n3 a; l
  在前宋村村民宋晓(化名)的记忆里,“学洋明胶”老板宋海新的发家史就像“演电影一样”。上世纪90年代,宋海新在村子南头建起一间小厂房,几年间,这个小厂子神奇般的越做越大。2004年,宋海新耗资210万元将厂子注册为“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并交由大儿子宋训杰打理。+ Z9 Y7 R8 Z: |0 [' s, |6 }

1 f2 b5 A. M' F4 e7 i2 l9 \  很快,宋训杰就独当一面,厂子一跃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今年才23岁的宋训杰被村民称为“胶老大”。宋家人越发风光,宋训杰在厂里建了宿舍楼,他和家人吃住都在厂里,平时很少回村。
; d( ?+ i+ o, }8 a! w$ _
9 m2 ]* _( U* ~7 n  今年清明,宋晓亲眼目睹了宋海新和家人回村祭祖的场景,一家人开着几辆“好车”,尘土飞扬地在前宋村坑坑洼洼的马路间飞驰。没想到十几天后,宋家人的命运急转直下。! v6 Y1 m) ^0 r8 K1 b7 Z* y4 J
, d" ?& ~- y) L2 ]5 l0 A
  4月15日中午,央视报道了这家明胶企业将所谓的“白袋子明胶”售往浙江的企业生产药用胶囊。这种“白袋子明胶”,其实就是工业明胶,是由经过鞣制的皮革下脚料制成,被明令禁止用做食品、药品原料。: G) u) X: O+ k3 B; s
0 b$ B0 P4 g1 y3 \* T/ }
  当天下午3点,宋晓看到“学洋明胶”门口围着一大堆人,有记者,也有紧急赶来查抄的警察。“警察在门口大喊开门,办公楼里的人跑上跑下,却无人开门。”宋晓看到,几名“学洋明胶”员工抱着电脑冲向二楼。# R# u/ f' f# q
! I& ~4 M$ Y& n+ }
  大约十分钟后,一股浓烟从“学洋明胶”办公楼的二层冒了出来,并伴有几声爆炸声。警察见状翻墙进入厂内,强行要求员工开门,消防车随后赶到现场将火扑灭,但此时办公室内的电脑和文件已经化为灰烬。据警方通报,为隐匿证据,宋训杰实施了放火。+ H: v% S* `) `1 c
# s) }# `* J9 ~& V" r; W5 S  L& I5 m
  事后,宋晓从一位在“学洋明胶”上班的朋友那里得知,看到报道后,宋训杰惊慌失措,“他看到门外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一劫,就让工人将证据集中,拿到办公室点着。”: {% T. D+ ?+ ~/ C+ D, `  S
/ S% S4 S9 P9 Z8 b
  宋晓猜测,宋训杰放火焚毁证据,是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他们除了给生产药用胶囊的厂子供货,还经常(把工业明胶)卖给生产雪糕、乳制品和饮料的厂子,我们当地人都不敢吃果冻和冰淇淋这些食品。”
3 I' B- H, V: w# M0 q1 A
, `$ L! c. N" p! i  n6 Y( c  40多家作坊被强拆
/ g+ a$ Y  z: N$ M
, p5 ?: e  m# Q6 W0 p/ _  强拆持续了两天,到4月17日,40多家明胶作坊被夷为平地宋晓说,当时很多村民没有看到央视的报道,并不清楚“学洋明胶”出了什么事,吸引他们前往围观的,是那场奇怪的大火。4月15日晚,“学洋明胶”门口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看热闹的村民,“当时没人觉得这事会和自己有关。”
& {8 o; L. L. M. R  r% G' v  X
" g) d, [/ u* ~; c3 P3 \  直到晚上9点,村民们才发现,这场大火已经殃及池鱼。在村里一家明胶作坊打工的陈霞(化名)说,当时她在胶厂休息,突然听到一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她爬出宿舍,看到十几辆推土机和挖掘机已经开进村子。“十个人上来,不由分说就要推厂子,我的衣服和钱物都在宿舍里,和他们商量能不能拿出来,告诉我不行,机器横冲冲就推了过来。”( K  {  }/ D2 i$ R3 p: Q
( L8 g- u% U+ j2 F
  村民们发现,这些推土机和挖掘机的目标,是遍布前宋村的40多家明胶作坊。围在“学洋明胶”门口看热闹的村民开始疯狂地往回赶,试图阻止强拆,但来者态度坚决。他们只能看着挖掘机将厂子一点点蚕食,溶胶的铁炉被凿开,胶液流淌一地。这场浩大的强拆持续了整整两天,到4月17日,除了“学洋明胶”和“成大明胶”两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前宋村40多家明胶作坊被夷为平地。
3 W/ A( O8 X& b( e: `, a% ?; ?% F  {5 g
  遗留账本暗藏文章5 X2 ]8 |* x+ I- o3 f4 D; V

5 [& ]7 ^2 s; w. J/ W  供货记录显示,“学洋明胶”供货企业包括多家知名乳品企业“学洋明胶”原有员工数百人,往日人声鼎沸,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亩的厂房内空无一人。
- S5 ^" ?9 v9 w! l: [+ N- D8 |6 c7 z8 ^* E5 O
  “学洋明胶”生产区由六七个大型车间组成,最南侧仓库仍存放着部分明胶产品,北侧依次为“熬胶车间”和“洗皮中和车间”,里面放置着10多个直径10余米、深达1米的洗皮池。熬胶车间则放置了15个金属熬胶罐。在生产区最北侧,有一个面积近1亩的废水池,气味刺鼻。1 Z" _7 R% T, X1 S

  O# m' S7 g  B5 Y/ x+ X; Y  南侧的办公楼内,几个房间已被焚烧得漆黑一片,剩下几个房间也一片狼藉。门窗玻璃被打破,所有的桌子抽屉掉落在地上,桌上堆放着各种宣传手册、名片等杂物。
6 a% k9 [$ W# m1 H" X9 T
% ]$ U' Q0 L; O  在一间办公室的杂物堆里,记者找到一本半个巴掌大小的册子,上面记录了该厂2000年的经营账目。供货记录显示,该厂供货企业包括多家生产食品添加剂、冷饮、乳制品和饮料的企业,其中出现多家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名字,不少供货单上明确标注为“白袋”。" J& @& ^8 Y/ m3 c& v* P! m

$ W# O, Y/ R' U$ Z/ @7 B6 X) f  因明胶而兴的村庄
( f. f, ?% N8 i, O" r) X) T6 w, w) a! g1 ]9 w1 x8 G" C
  最鼎盛时,前宋村有明胶作坊200多家,如今也有四五十家宋孟华(化名)是前宋村一家小型明胶作坊的老板。据他回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前宋村兴起了明胶制造业,当时小作坊遍地开花,鼎盛时达200多家。从此村子一改农耕旧貌,上千亩种小麦和玉米的农田里,堆满了晒胶板。
5 P& O( X' {6 S5 n. O, e8 c4 t
5 J$ B* U, [+ U5 r% ]1 N  宋孟华说,早年的明胶作坊以质取胜,会用较好的猪皮、牛皮去制胶,质量上乘。“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厂子用下脚料去熬胶,他们成本低,而且薄利多销,逼得其他厂子慢慢倒闭,最后大家都用下脚料。一番恶性竞争下来,只剩下四五十家厂子。”
- y4 n% p: v0 {+ e0 ^- R6 ~0 `4 K# A; s* Y5 i
  长期生产明胶早已让当地的环境不堪重负,在前宋村南侧,上千亩土地上或堆放着一人多高的晒胶板,或铺陈被烧焦的熬胶废料,或堆放小山似的蓝色小脚料。一入村子即恶臭扑鼻,水沟均被污染成不透明的蓝色。村民们称,因为污染问题,他们屡次反映,村里才建起了污水处理厂,环境稍有改善。% h" c; t$ A* k
; c! J3 N, Z* k8 ?( b+ ?2 I+ ~
  十年前,宋孟华也建了一个六七亩的小厂子,雇了十几个工人,每年能生产几十吨明胶。6 f# E) L& Z6 ~$ _' T4 K9 E
! z  \/ T4 F" |* r$ h. k  O5 J
  “我们就是工业明胶,只卖给河北邢台的家具厂,作为家具板的黏合剂,我们明确告诉他们,不能作为食用明胶。”宋孟华说,他们都是从广东茂名、东莞等皮革厂购进皮革的下脚料,加工出来的工业明胶价格在每吨4500元到4700元之间。- M$ C7 G5 C" t1 O4 A  C* I( D1 u

: E# f2 v7 X! @7 F& s' _  数千村民面临失业/ k$ ~/ I6 k6 r3 z8 v& _; f- g+ S
% J- v; A8 i8 a$ K$ p) e# m
  除了前宋村,周边还有多个村子上千村民以制胶为生“问题胶囊”事发后,阜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责令所属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生产经营企业、摊点全部停业整顿,并全面排查治理。对无证无照的小作坊、小摊点及违法生产加工企业,一律拉闸限电、拆除设备、吊销执照,坚决取缔;对不合格的明胶原料及产品,一律就地封存并抽检,适时销毁;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一律依法从重从快处理。0 O' V6 E3 a4 e, Q  w0 w
$ V8 Z, a4 T7 B$ h( v+ a9 h
包括宋孟华的明胶作坊在内,前宋村共有40多家明胶作坊属于“无证无照的小作坊”,被“拆除设备”夷为平地。( H. S0 d5 V+ u3 P2 @, j! q8 t: ~

  F2 B4 x, a; P8 J7 `4 ]  宋孟华不解的是,他们在村委会和相关部门眼皮底下存活了十几年,一直相安无事,怎么突然间就“严办不留情”?
. Y5 x+ {3 F' m6 a
; b8 l! X! @7 D) ?; s5 ?$ h  “政府部门为了加快生产,形成产业区,一直默许我们这些小作坊的存在。”宋孟华记得,生产明胶是村委会、镇政府乃至县政府都扶持的。2011年,衡水市阜城明胶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项目启动,也证实了这一点。
: C# \( h# G/ u, M2 V4 U
* K/ Y, ^" K( S! T  p& \* }  阜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目前仍属贫困县,前些年曾发展过两个产业,均没有取得好效果。最近几年发展明胶产业,已初见成效。县里曾有过构想,准备规划建设明胶产业园,吸引一些大企业,但这个构想还没有具体操作方案。- X# J9 O2 U" L1 {
* a3 H) I; r; J! u2 l0 K& p
  厂子被推倒,损失20多万,两吨工业明胶滞销,宋孟华愁眉不展。据了解,前宋村两千口人,几乎都靠制胶为生,周围的后宋村、周庄村等多个村子的部分村民,也早已放弃农耕,专在胶厂打工营生,也有上千人。村民们说,目前大约有3000人面临失业。
  x; `( Z" N1 ~1 K0 E% r
2 t  ^! f! I- o  j0 H) v& ?/ \  善后问题尚无方案
  c# E2 j. ?$ S0 O& m, f# D2 n/ |, h2 L8 z# W
  作坊老板们说,不能因为“学洋”有问题,就把大家一棒子打死昨天下午3点,前宋村的大喇叭响了,村领导招呼各胶厂负责人去村委会开会,讨论胶厂被推倒后的善后问题。一时间,村委会挤满几十位胶厂的负责人,他们对于政府部门的“突击拆除”很是不满。“起码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我们吧!”一名胶厂老板大声抗议道。4 x& R4 \/ \; K
/ V* j% h; U+ b- C" t" Y: I& l
  在村委会负责人的桌子上,摆放着两份文件,要求胶厂老板们填写近3年的原料来源和工业明胶的销售地。面对不请自来的媒体记者,村委会负责人躲闪不及,对所有问题一概称不知,并马上宣布散会,遣散胶厂老板。
* a$ R: l/ h  J0 k! q
! S. w# B/ g# L/ X  据了解,在央视报道问题胶囊的前一天,村委会就曾召集所有胶厂老板开会,让他们马上停产。“说得很急,让必须照办,却没有说将马上拆除的消息。”胶厂老板们声称,他们生产的工业明胶都是销往外地做黏合剂,并未销往食品领域。“不能因为学洋有问题,就把我们一棒子打死。”8 R# o5 m; M& J6 x$ ?7 r

- U( z" m, b6 G  昨晚,阜城县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县里正在讨论村民的善后问题,目前尚无具体方案。“我们想以此为契机,让小作坊从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进一步发展出大而优的明胶生产企业。”- E* B8 B. R5 q& H  F6 j

7 c$ S8 G0 {9 w% G# p# U! {) M% Q3 j  G" ^
6 @  }/ i- U+ W5 q-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孰是孰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业率飙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良作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是没有良心的发横财的人,利用了无辜无知的村民。。。。。。<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9: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savoir 发表于 2012-4-20 09:39
7 J! [$ n0 @4 p;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是没有良心的发横财的人,利用了无辜无知的村民。。。。。。
- p# A9 x# D$ i
最下层的人日子最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佑斋微信小程序

QQ|手机版|小黑屋|西南交通大学 - 天佑斋 ( 蜀ICP备20015072号 )

GMT+8, 2025-5-18 08:25 , Processed in 0.0564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