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50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对于这个自己的节日,许多小朋友已经向爸爸妈妈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孩子们的愿望五花八门,去一次游乐园,买一只新足球,或是去商场将心仪已久的新款电子玩具收入囊中。但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许多孩子的六一愿望却再简单不过每天中午能吃上一顿热乎饭。
2 B3 {$ j2 Z7 V1 N
( d, ]( G- Z$ i* F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兴义市洛万乡的秧木小学,在这里,有一群孩子吃不上中午饭,每天下午都饿着肚子上学。老师和孩子们都期待能吃上爱心午餐。$ }3 `- G. `/ N! X# Z2 j5 U
# O4 ^7 U' B" q3 e 记者走进学校的时候,正是5月28号中午的11点半,还没有下课,在一楼最右边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认真地跟随着老师学习生字。顺着教学楼往下,几级台阶下边就是一个不大的小操场,地面上有一半是泥土,还没有硬化。在这个小操场边上,立着一间矮矮的小板房,记者看见上面写着大大的食堂两个字。走进这个食堂,颇感整洁和亮堂,但是,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却没有一个孩子到这里吃饭,整个食堂也显得空空荡荡。看到记者,学校的老师骆礼香热情地打起招呼,记者也同她攀谈了起来。& |. A6 K& \( o* X2 B/ V+ k
' G5 v# s8 @% V 记者:这个食堂开了以后学生在这里吃过饭没有?
& B1 w- t( w9 A: L3 `; F. T3 x8 t1 p
0 T3 u9 B. J) M2 Y% c 骆礼香:吃过。
5 q) T4 u) V+ z! p$ X
' [ g! n; ~. j 记者:吃了多久?
! I" g8 w; E1 ?
) D# ?0 J2 R! t- G 骆礼香:大概三个月。& {. u j% g8 ?/ h/ ?# d
7 `# i# B3 \* c+ S 骆老师说,这个爱心食堂自从上学期建好以后,就只开办了半个学期,从这个学期开始,孩子们已经不在食堂吃饭了。对于孩子们为什么不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原因,20多岁略显年轻的骆老师羞涩地告诉记者:$ K# i' |% O# X- M/ G. n
7 X/ c I+ X, l7 I 骆礼香:因为学生家长交不起这个钱,我们学校也没有办法,因为学校搞建设,现在还欠了10多万(外债)。
% D! L+ {3 a; I- w7 z$ \& X$ P2 T j5 u `0 F
这所学校在兴义市属于最远的一所乡村学校之一,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一两个小时,学校的课时是不分上下午的,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上课,下午3点就放早学,好让孩子们回家吃饭。骆老师说,去年,每天大约有30个离家远的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每人自费缴纳3块钱,而今年,连3块钱也交不起,食堂也就只好停了。9 W8 o: q6 A' M( c6 R: E% x
5 N8 d- {# V" u% D 记者:以前学生在这里吃饭钱从哪里来?他们给多少钱?
$ {0 }' m! R% A
; s! c, v* O% V/ D 骆礼香:钱就是家长自己掏。
+ h! _: y; I6 Q8 u/ J# f( Z9 ~/ a' s0 ^
记者:掏多少?
, l6 H6 l7 X1 Z7 t& v: U9 Q7 ~* Q& Z5 L
骆礼香:3块钱。
5 U$ \) w5 w5 [" c2 m. {
# V' }3 l9 c& P+ } 记者:学校有没有补贴,补多少?
& O% y, U% C9 ^& n- P* N5 }6 X# g& p, {; B' Q% ~! F$ a R4 R/ X
骆礼香:1块钱。
1 @6 ?5 d$ U& k4 T7 |
; f" _+ Z! H! Y9 A# j 记者:补贴一块钱学校能承受吗?
7 Y7 i$ x3 g$ e) w* |
5 {$ v3 y: S& d& `2 p 骆礼香:就是因为承受不起才开办不下去。# p! b7 I# e; ]6 c% u* F5 ]
$ S7 x7 [1 D0 \
记者:学校补贴1块钱,学生掏3块钱,每个人4块钱能吃到什么水平?9 j0 O( ]% e) Q- n
. a3 c8 ?; D! e- G
骆礼香:两个菜,然后一个汤。2 R% A: I7 I v( V/ M
$ r& f) B+ a6 J# |: g 记者:有没有肉?/ o% ?8 v0 q7 I; t0 y" r( y. e) [3 Z
1 M& P1 n8 l f2 c7 n 骆礼香:有,每顿都有肉。
% G+ E$ _! |+ j; {4 _$ O3 u6 B1 L, [) o. p3 m' p! [' x; F
骆老师说,每个学生交3块钱在食堂吃午饭,一个学期算账下来,平均每个孩子每顿饭学校要倒贴1块多钱,而对于他们这样的乡村学校,没有经费来源,是亏不起的。家长普遍也只能接受每顿饭一两块钱的标准。
! S" Y" L0 [) h* P2 u
% U s9 t5 s% `7 X/ v 骆礼香:很多家长说,如果是他们出一块钱,学校给他们多一点的补助的话,他们也愿意在这里吃,因为他们在农村,干活一天也没有什么收入。 d8 d: m! X. k& F/ E5 D8 `
) i5 v. Q. a9 b. x 对于骆老师的说法,在食堂门口,记者也从六年级学生张美的口中得到了证实。
+ _/ c; Q$ x& n4 U& h7 u
2 m/ w/ W: r8 v g0 D f# @ 记者:你们在学校食堂吃过没有?. L+ A% O2 \5 R/ G
5 n4 |3 ~. A2 ~: D* _0 A" X2 i/ D
张美:吃过。 F2 O2 A1 ?6 D- w. R& `. u; d, K
8 ^+ ?7 E- l: t" C! q- p 记者:多少钱一顿?
% o1 |; O* k/ D' y2 {% t5 b' B8 c0 }8 C
张美:3块。
$ j9 g- |* Q9 o+ o* g
' h* y1 W/ q4 b m8 M! a- }% U 记者:你觉得吃得好不好?
0 l4 s3 d8 h! f1 B7 P0 s+ @5 s2 K& Z7 w: ^& i
张美:还可以。# `* z' u( n' w- A
9 w+ r% N K! k+ }) n 记者: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在这儿吃了呢?% p0 ], b* M: y, Y a0 e" t& J
# l% X7 e& K2 _7 ~ 张美:太贵了吧。- A' F! b% B2 p( ^! r
) r; O: ?& U$ @ o9 x' ~, D
张美家住在当地一个小地名叫竹林的地方,每天来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午都吃不上饭,家长能给一到两块钱,只能买点小零食充饥,有时候甚至只能喝点水撑到下午放学。她告诉记者,每天下午都会饿着肚子上课。& O3 _) {, r, Q- w
8 i7 s* ^. r# `" l4 k) m 张美: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吃点早餐就上学了。中午饭我们有一点零花钱,因为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吃,买一些水喝就可以了。2 i. j: s% {5 l& H, C& r
* `9 J3 R5 a. P5 y; V& f% M$ M 在记者和张美交谈的时候,另外一些孩子也过来看起热闹,记者随机又问了一个叫李兴义的孩子。面对记者的问题,他的回答和张美近乎一致。交谈中,这个5年级的小男孩说出了他心中的期望。
8 l0 X9 h4 C) r9 Y3 c" A7 x4 {! a- V P1 }# W* A9 q5 ]# Y6 Q
记者:你最希望什么事情?
, N- I( O; D& H' v! ]3 f" F9 p/ M3 ^5 j: u: k
李兴义:希望上面有补贴,让大家都有饭吃,到中午以后有精神上课,好好学习。
3 S0 h2 P" L2 A4 H3 z. t' q8 B8 p, N+ I9 G& _: m f) W
说起学校食堂的事,教导主任吴鸿显得很为难,他说,建这个爱心食堂上面拿了4万1千块钱,但是远远不够,学校甚至负债才把食堂建好。当时的标准是只向家离学校2.5公里以上的孩子提供爱心午餐。根据当时的统计,全校264名孩子中至少有108名中午无法回家,需要在学校吃午饭。但是,一直到现在,爱心午餐的事一点消息也没有。, s; Z0 v0 E( U; X7 Y; f
: D4 \6 h3 s7 ]; i1 s, t! Q 吴鸿说,他从新闻报道中也了解到,在贵州的一些山区,像他们这样一些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通过慈善基金的帮助,已经吃上了爱心午餐,他也希望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够像其他边远山区的孩子一样,中午有顿饭吃。" o% r" [ r6 j! k: \$ g8 ~% x U
, j- |4 r A% X3 D, c- Z) ] 记者:孩子们的午餐这块来说,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 l! I: v% E0 E- d0 \/ n6 Z
X+ C2 L5 R! a$ C5 j 吴鸿:我当然希望爱心午餐能够到我们学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中午的时候吃上这么一顿,因为每个孩子回家的话都是走路,没有家长来接,而且走2.5公里以上的学生挺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