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76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79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群处守嘴,独处守心。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 k8 `, ^% f$ ?
" O8 |2 s( \7 S; o% x# o3 m第一句,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夸夸其谈,显得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岂不知他给人的感觉是轻薄、肤浅和狂妄。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只管自己嘴上痛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遮拦,毫无回避,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祸从口出,语言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不知道为什么,真是可悲。人常说沉默是金,我想也可能是受伤之后的经验总结吧。
! Y" f6 y1 H; c) O$ _- d$ h" m; O
& `1 C) s, i5 `9 c0 C, W5 Y沉默是金是一句极其朴素的语言,却蕴含着极其耐人寻味的道理。首先,语言上的沉默并不代表思维上的停止。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有的人不待对方把问题说清,就大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结果语言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所谈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而暂时沉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听取中有效取舍,结果往往能抓住要害,点石成金,足见真知灼见,令人感佩折服。
. g8 G. J. F% J, ` B3 @) C
9 Y1 Z1 r& [; J其次,语言上的沉默并不代表思想上的空虚。沉默是一个蓄势等待的过程,大地的沉默是在孕育着金秋的收获,雄鹰的沉默是在等待着振翅的高飞,严冬的沉默是在集结着姹紫嫣红的春天。所以,沉默是为了更加有力的爆发。我们经常为那些成功者鼓掌喝彩,却不知他们在此之前那段艰辛的努力和甘于沉寂,甘于缄默的精神。正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也。& v& F: v3 T3 P; L- A8 u% a- V
; o$ t( r5 E" u2 N, k
沉默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要的是对自己的苛刻约束,要的是对自己意志的严峻考验,要的是不卑不亢的坚持和忍耐。
# n/ }3 S/ d k: O: v
; U+ B4 k8 T9 a
5 E, t- v7 J; n$ {+ T
7 {1 I7 [2 r5 i7 S' S9 T$ m" u6 h/ W( K& d
第二句,独处守住心。古人云,君子之心,昭之天下,不可使人不知。即君子要坦坦荡荡。喧嚣世尘,势利纷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要遇到好多不顺心,不顺意的事情。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恰恰是对一个人进德修行情况的严峻考验。所以,我们常常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和回味这些拂心之事。所以,每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内观其心,告诉你自己,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真面目就会在你眼前浮现,这样经常的反思,你就会觉得真我的显现让平时欺瞒你的假我原形毕露,无处可逃,于此中你会羞愧难当,会真正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这样形成一种习惯,你的境界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所以,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3 h( D1 N% G( z5 S
5 _8 p- ~9 _% k2 O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想着别人对自己的好处,你就会善待对你好的每一个人。那么你就愿意为他付出,你就愿意与他进一步接好,你就会使这种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
" l' U$ ?* {0 ^: z) N* e5 u Y
1 e: M W4 ^ k/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想着自己对别人的好处,你就会让自己的自我优越感不膨胀,从而失去真我的本性。当他因为一时一事做得对你不利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委屈,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就会找一个理由有力的惩治一下他,这不利于你的自我人格的完善,也不利于你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所以,当你遇到快乐的时候,你要记得克制,因为得意忘形,忘形伤本,忘本失性。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你不要忘记退一步思想,因为退一步海阔天高。一念善,皆是善。一念恶,皆为恶!所以要养成群处守口,独处守心的良好习惯!
+ x1 @3 j; h) R/ c% |! c
8 e; b" R! `2 Y, k! Q 4 K% ]! ]$ } e: M, `4 o& ^
+ |' X( @. y/ M. g% d5 D9 P
% u2 y$ C$ D+ k9 S Q( H( X! O8 u/ v. y! L+ h+ M5 A) m
. A3 d7 u- E, t7 D) c% u% H6 \; W- I# F9 G" q/ J7 ?& R
5 h; _) ?) C8 m$ I9 `! h1 ~
在中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处世格言,“群处守嘴,独处守心”就是其中一句,细细咀嚼一番,觉得余味无穷。这也许与眼皮子底下哗众取宠守不住嘴,心浮气躁守不住心的人日益增多有一定关系。
" e4 C* U# W& y+ B% y( J9 U! y- k 2 _- T0 u/ E$ g9 Y3 d
群处守嘴,就是在与人群相处时,话尽可能说得少,说得晚,说得清,说得轻。“说得少”就是多听少说,夸夸其谈的本意无非是炫耀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暴露的却是自己的轻薄和狂妄;“说得晚”就是先听后说,深思熟虑,须知善于倾听本身是一种智慧和美德;“说的清”,就是遣词用句尽量清楚、准确,语速舒缓如微风拂面,而不是象在感受“机关枪”的扫射;“说的轻”,表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低调”,高声喧哗在任何场合都是“粗野”的孪生兄弟。
) ?( m) Q9 S2 |& ]( G3 N4 M# P+ p
/ _8 z& Y, t2 r0 O& k7 a. I 7 f/ D& S" H5 k+ ?
独处守心,就是古人崇尚的“慎独”了。一个人独处,即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耐得住寂寞,驱得散恶念,守得住善心。这有点像佛教那遍及中国的说教,问题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就是庙里的和尚也没能全部做到,尘世之中的凡夫俗子们,“独处守心”恐怕比“群处守嘴”更难。
7 W8 k7 B5 s$ [# n" C
. B: s. _5 n; }/ y; F; { $ t4 ^5 _8 j8 `; F& R) C: y
打个比方说,“群处守嘴”就像是一位学者在课堂角默默靠边坐下,面带微笑,细听中不时叩首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独处守心”则像一位端坐中央,慈眉善目,位高权重却心如止水的坦荡长者——顶天立地。
( S; U9 `5 ^% {$ ^% X w- e9 F* k6 C/ F% a% I
8 L& C' ? D0 n4 h, o0 h
& p- k: Y% V. n% G) E y0 Z! c( j
1 ~% j9 d$ F& s6 E
! q3 k* K0 M+ ?/ ?% m) N# c, u5 L7 P, R % q% c4 t. Z8 y5 {, E7 _
: k5 r# C8 n! V1 n7 G
6 k& T' Y2 ]/ g* c& ?& _. N) {
因此,“群处守嘴,独处守心”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既需要对自己的苛刻约束,更需要坚持和修炼。两个“守”字,显示的是高雅的形象,来自于高尚的品质,运用出高明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