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Shaman 于 2011-8-9 23:25 编辑 $ f- X/ B1 |" H1 [- I) f
. T, Z( q ~# t! k$ Y
$ o% u9 C$ Y8 p! J
, M+ W+ `, g* O4 v近日,黑龙江省方正县在中日友好园林内建立的一座“日本满洲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引起了中国国内的质疑,期间还出现了民间人士“泼漆”和“砸碑”等事件,之后有关方面于8月5日连夜将该石碑拆除。日本媒体就此妄自评论称,砸碑者为“反日团体”,“反日教育”在中国国内盛行。( K! h/ H% D4 O
+ _1 y3 W4 j4 C/ ~/ g5 {
日本时事通讯社曾于8月5日就“砸碑”事件评论称,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日本开拓团”曾“定居”的地方,埋葬了二战中死亡的日本人。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上个月刚建成的“日本满洲开拓团死亡者慰灵碑”于8月3日曾被“反日团体”泼上红油漆,4日发生了“反日团体”损坏石碑事件。7 B) M! f* E) A) V9 N8 [
. s8 e: B) b3 P! r* P) ^, O
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更是宣称,“反日教育”成为中国舆论的主流。日本《产经新闻》8月6日文章称,中国黑龙江省已在5日晚连夜将7月刚建成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拆除。“名录墙”的拆除主要是因中国当局以及国内“反日团体”的“强压”所造成。& A( \9 `4 f. K! _ d2 |- K6 E
( F3 o5 ]$ D( Q5 d1 z" o' @
文章称,方正县方面虽然以“中日友好”为目的修建了“名录墙”,但有观点认为,此举意在更好的吸引日资。中国网友对此强烈反对,表示“没必要慰藉侵略者的亡灵”。8月3日,5名“反日团体”向石碑泼红油漆,并用工具破坏石碑。事后,“反日团体”的行为被网友称赞为“抗日英雄”,此后陆续有网友表示将前往当地砸碑。
# {, k4 b A! d8 c, q! X
: Q/ \5 H, C2 {* J 《产经新闻》在文章中不断宣称中国推行“反日教育”这一论调,并称“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遭到了部分“激愤群众”的破坏,最终迫于压力被拆除。这反映出了接受“反日教育”的人群正成为中国舆论的主流,同时也彰显出“中国把民族情节摆在了法律之前”的另外一面。
4 m( ?9 p7 E" T+ q% v# ]- H u& c# O7 ^, z
1945年夏,苏联对日宣战后,黑龙江省各地的“旧满蒙开拓团员”沦为“难民”,在四散逃亡的过程中不少人死在了方正县。1963年,中方领导人批准在当地修建日本人公墓。文章评论说,当时的中国政府以及民众都认为,“战争的责任应由日本军国主义推行者承担,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是受害者”。
5 x( k% h; n3 i" R1 R- M0 x$ k4 B. z$ [" l$ n' n' J
文章还称,后来的中国政府彻底实施“反日教育”,在中国国内形成了“日本人都是加害者”的价值观。反对修建亡者名录石碑的网友及采取过激行为的人主要是受过“反日教育”的一代。文章最后还较为主观地评论称,为在战火中丧生的“日本民间人士”修建石碑有利于中日友好,但现在被迫将其拆除势必会“影响到日本民众的感情”,这并不是中国方面想看到的。可以认为,当年实施的“反日教育”起到了“反作用”。' n8 a/ j* K, }
2 |6 I9 \6 T8 d# ?( g9 k
8 n+ Q1 p' A. c0 B# j" k两国ZF都不是什么好鸟,花纳税人70万修碑讨好日本人,又纵容五人把碑砸了,这算哪一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