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4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6257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Shaman 于 2011-8-26 22:58 编辑 : [2 E+ x# a6 v! \
2 E9 h9 g/ N/ ~) M* M) x9 b& M( V# c ( }6 z# a1 F3 q9 l% Q2 N) y( I
“天啦!什么世道!难道国有银行就是这么为储户服务的!”
1 C. {& M6 d7 E 人在广州,卡也未离身,工行储蓄卡里的钱却凭空少了近百万元;就近向工行网站寻求帮助,却提供了错误的消费商家;再向工总行信访办投诉,被告知“没有协助你的义务”。这样的离奇事件就发生在广州的童先生身上。上周五下午,童先生发现自己工行储蓄卡里的近百万元存款不翼而飞!经查询,该笔款项已于上周四晚在澳门的一家银器店被人刷卡消费。童先生于是报警。痛失巨款再加上投诉不畅,童先生一肚子火,他昨日在新快报痛斥银行的不作为:“银行客户的安全和权利何在”?!& g, r0 H/ f: v& F
两年未去澳门 近百万巨款不翼而飞6 R' ?- b" m, Y: N- r C
8月19日(上周五)下午,童先生在工行广州东风东支行取款时,被告知余额不足,他很纳闷,自己这张卡里存款近百万元,怎么会余额不足呢?满腹疑问之下,他向该支行查询,回复让他大吃一惊:经银行调用查询消费记录后,显示他的储蓄卡已在一天前(上周四晚)被人在澳门刷卡消费了,金额将近百万元。% V( R8 g2 z7 E) L8 Q& ]/ a
在童先生要求下,工行东风东支行为其打印了他个人近期的消费流水单,工作人员并在该份消费流水单上,手写了上述近百万元在澳门消费的商户名称。
; ]) w- Y% ~6 D; X5 y 童先生说自己的储蓄卡一直带在身上,而之前最后一次去澳门已是两年半前。情急之下,童先生立即向工行卡开户行所在的石牌派出所报案。由于失窃金额巨大,之后在律师建议下,童先生于8月21日(周日)下午前往澳门报案。
# h3 O* I8 d! M" x! H9 W: R6 U 查询消费地 工行提供信息错误
; s; @& E9 M9 K. X3 f6 c 澳门警方接案后,随即将案件转至澳门司法警察局,当日即立即由资讯罪案调查组进行侦查。
# `9 o& r$ ]+ q1 @0 x6 h 据童先生表示,按广州工行提供的消费商户名称为HOUFONG JADE PEROLA,澳门警方最初侦查的结果表示该商户的确存在,但并无童先生那张工行卡的消费记录,银行的终端号也不符;经澳门警方再三核查,才发现工行提供的消费商户名称有误(缺少了个别英文字母),导致最初提供的是另外一家商户的名称,因此一定程度上耽误了警方侦查时间。' T( ]' c7 X1 @" [4 Q
澳门警方最终凭借银行终端号查找到嫌疑犯罪地点(一家银器店),查到犯罪的克隆卡及个人身份复印件(按澳门相关规定,消费金额超过一定数额,需复印相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并查到了2个犯罪嫌疑人的录像资料。
4 A$ w9 n% X C! N! q6 D 澳门警方的初步侦查显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克隆卡与童先生本人工行卡的外表信息完全不同。而所留的个人信息复印件显示,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并找到了其出入境记录。4 H: w0 D9 Q/ }! c* R O
目前,该案还在侦破中,童先生也一直奔波于澳穗两地,为维护自身权益努力。' q D. I2 I+ ?6 B6 i# |
向工总行投诉 被泼一脸冷水
/ |/ Y: i+ P( C7 ^5 A$ A 在报案之后,为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童先生先本周一下午向中国银监会投诉并获知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访办的电话——010-66033811,但未想到的是,此次投诉的结果让其再窝一肚子火。
! |- ~0 A: X# n$ |4 m9 l% ?* S 接电话的是工总行信访办一位男性员工,他表示“我们只有协助公安机关的义务,没有协助你的义务。”同时告知童先生,广州工行不应该向其提供在澳门被盗刷消费商户名称,“广州工行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用任何形式来维权,包括起诉,向媒体曝光,都是你的权利!”5 `2 j& V+ \% W, C% Q) |. O
童先生昨日下午对新快报记者说,在整个约10分钟的通话时间中,这位工作人员竟未主动询问其姓名是什么,来自哪里,卡号是多少。, b; N# g8 Q1 d% W. }# I$ t% a' B
巨款被盗加上投诉不畅,郁闷之下,童先生在微博上讲述了整个事件,怒称“天啦!什么世道!难道国有银行就是这么为储户服务的!”至昨日记者截稿时,该微博已被转发1600多次。+ s9 z5 m2 ~- K# Q, e& B; {
童先生表示,“他成为工行客户已长达5年以上,此前很少有大于1.5万元的单次消费记录,突然出现境外接近百万元的一次性刷卡消费,工行居然没有任何告知确认,其服务何在?”“事发一星期,澳穗两地警察部门都已高度重视,而工行方面至今未与我有任何沟通,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这样的银行还能信多久?还能保障客户什么?”“罪犯既然可以克隆银行卡,那么银行客户的安全何在?”“银行卡系统为什么不能识别克隆卡?”* t' z/ n; t# ~% W: R- H: N
或许是微博转发次数较多,昨日已引起了工总行办公室公共关系处处长汪振宁的注意。童先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昨日一早汪振宁处长已在微博上给他发了私信,表示“相关情况能否告知我一下,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另外那位工作人员的答复非常不合适,可否告知是哪里的?”
9 T6 m) C6 `- Z2 U9 G) T 而就此事件,新快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工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方面正在配合警方就此事件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明确前不方便发表意见。而关于工行提供错误信息一事,工行方面表示“我行工作人员根据客户反映的情况,当时向银联查询的商户名是HOUFONG JADE PEROLA。”新快报记者昨日下午也试图联系工总行信访办,但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 M5 s0 _5 I3 R1 ]* R7 x/ R2 s 而截至本报昨晚发稿前,童先生致电新快报,称已收到工行方面的电话道歉。' b7 n& r4 o* S4 n: {
据童先生表示,他的一位朋友的工行储蓄卡在今年3月份也遭到盗刷,金额高达70万,目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2 k5 J: q% U4 o- F0 J9 V/ h6 x$ m3 i4 J8 S
- _0 O: [9 [) h$ t* _' N; vMD,ATM多吐了钱就判用户无期,多扣了钱就让用户认倒霉?!' M: f0 C& E5 @, G/ u7 Z) w
7 o; n' Y O6 w9 K
. x: P, \, e" J& U2 E A0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