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长白山茂密的树林深处,它缓慢、一心一意地生长着,没有人知道,这细小的、与众不同的草本植物,到底在地球上存在了多久。4 b' z- r! T4 M$ ?
; E( D% `/ q/ V2 v/ Y7 O
尽管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发现了它,并把它视为“百草之王”,但对于这种神秘植物,人们却并不十分了解。对人类而言,它仿佛是一个永远的谜。而它自己,也并不知道,在原始森林之外的生意场,一场与自己有关的、世界级的较量已然上演……/ e, l0 h% z a/ z) ]
( q( i# D/ a8 G( m! W5 r- n
它就是长白山人参,关于它的这个故事,听起来并不美好。: _3 _2 u5 Q9 ?3 e* E
. d) Q8 ]/ B9 q. o) i* c* \5 u, Q
2010年9月16日,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一名工人正在用机器洗参。IC
& \( w* M* q6 a+ g+ E 中国人参业:满盘皆输差一步 7 T6 U8 `9 p# N( d7 s, w0 g
有统计显示,我国有近2万家企业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小而散,大品牌骨干企业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依附于外资企业或强势品牌。
7 z. z8 D9 Y2 V7 ^
# F9 u0 E7 d( l 2010年9月,在经历了漫长的低迷之后,中国人参市场终于迎来了曙光。是年,一向成堆过秤、价格便宜得如同萝卜的人参水参(采挖后未经处理的人参),终于卖上了好价钱。在吉林省白山市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水参的批发价可以卖到每公斤50元人民币,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9 [' K5 t, X) [4 j, X$ r# T
3 @3 h% E& \( L1 P7 K 国产人参价格终于涨上来了,这让辛苦耕作的参农喜笑颜开,而伴随着这一良好的开端,“长白山人参”的品牌也在国际市场开始打响。
% U# c% x* A; S" X% q5 w
, f$ x, { B4 a2 X1 `1 ]% F 中国人参产业踏上了振兴之路,却让另一个国家充满忧虑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人参市场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韩国从中国进口人参的成本增长了3倍。6 v' t$ N9 V5 ], J* T u' J
" a: d4 P7 f7 y" Q2 U- X
尽管中国人参的上涨增加了韩国采购商的进货成本,但在国际市场上,韩国人却长期占着“大便宜”。一直以来,韩国人从中国买来人参原料,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还大量返销给中国。最近几年,由于中国人参产业的振兴,导致在国际人参市场上,甚至就在吉林当地,中韩两国企业正在就人参价格、销售、品牌等方面“大动干戈”进行着明争暗斗。
( `0 m$ @. G8 i1 y
2 L& l/ g E- V* h |2010年9月16日,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工厂里堆放的人参。IC 9 i5 W1 X k8 }1 n; h; B4 E# a Q
产量大国,产业小国
9 e9 w+ K+ R& N& m9 F. i& ], ^
1 n" _3 ~5 S% d5 r5 R 人参主要出产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产于中国东北的叫“长白山人参”或者“吉林人参”;产于朝鲜、韩国的叫“高丽参”。
0 d! l% x9 f' n& x
" N; J0 |) X4 _9 C ? 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有行业人士指出,韩国人参产品的原料有50%以上来自长白山人参。
6 k. N8 A" ]- J. [1 U0 x3 a5 T' i7 I- s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8 年以前,由于没有大面积种植,人参尚属稀缺商品,中国人参出口平均价格曾经达到每公斤40~50美元左右。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人参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人参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10 美元/公斤的水平,不及韩国高丽参的十分之一。
1 [) M U# e- e- A r" ]" I- v1 G3 X! T! x2 Z- r
2000 年,国内人参产量达到一个顶峰,但价格却一落千丈。当年的人参出口平均单价下落到了每公斤6.69 美元。以至于有一种说法:人参还没有萝卜值钱。
4 I3 `$ G: j+ q+ z# N" _% f2 C' R! K) a0 @; Q, j$ |& e* I t2 S
“一般情况下,吉林的园参要生长6年才可以收割,辛辛苦苦培育了6年,市场价格却来了个大跳水,这损失实在惨重,当时,听说有个别参农还不起贷款,最终走上了绝路。”10月23日晚上,在拥有世界最大人参交易市场的抚松县万良镇,参农老王告诉记者:“去年是人参价格最为理想的年份,6年生的水参可以卖到每公斤50元,西洋参也可以卖到40多元。但是今年价格却不太理想,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涨价,猪肉、蔬菜涨得都很快,但是人参没涨。”1 p: W* b, J# i$ x( T8 ^9 g
5 \) ^3 n* z4 H, M3 B8 U8 q
下面这组数据,既可以佐证中国的人参大国地位,也暴露出中国人参产量大而产业不强的悲哀:中国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70%。其中吉林省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60﹪左右。2010年,吉林人参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为7700吨,出口加走私2650吨。可以说,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吉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参之乡。 B1 z& C, o. b6 t
: p" z- e i' {8 p2 f4 W# v0 b 然而,占绝对优势的产量和大量的出口,不仅换不来自豪感,还很容易带来尴尬和难堪。以2010年的吉林为例,2010年,吉林全省人参出口占了世界的60%,但贸易额却只有5180万美元,仅占世界的18%。
) `$ T Y9 A0 G9 K" q! U2 y& o z
6 W. y# `9 p1 r, `% ^% g “这说明,过去我们的人参卖得太便宜了,与韩日等国家相比,我们正在失去本应属于我们的话语权,正在面临变成廉价人参原料供应国的危险。”作为吉林省人参主产区的通化市政府相关领导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起国产人参目前的现状,一脸的忧心忡忡。/ }$ t% i4 w. ?# Z9 }1 a9 W% ]7 ]
2 `( y0 |5 S: s5 E “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人参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方面下工夫,还有就是一定要解决‘药食同源’问题。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人参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设置了人参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启动了药食同源的试点工作,为通化的人参产业发展带了机遇。通化市作为中国人参的主产区,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于人参产业未来的发展,通化市市长田玉林的语气异常坚定。
' U' j; Q/ j+ q' s3 l) d* s7 b, x# v) ~
记者从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4月,吉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通过集中打造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积极研发人参系列精深制品、加强标准化人参生产基地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并建立监管体系等措施,争取通过5年努力,使吉林省人参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亿美元。9 o2 s% R4 w' m1 v/ G
5 p1 {' [. k; _; F. T6 P 2009年11月19日,韩国汉城,人参产业推进组织为将人参大众化,想出了别出心裁的推广方式。IC 10月29日,韩国扶余一家人参加工厂。扶余是世界最大的人参加工地,如晾干、整形、筛选等仍然延续着手工作业的传统,这类专有技术人员很少能被替代。图为生产流程中的整形。IC
4 {1 N/ Z9 @; `9 L7 J6 H' a 韩国:人参的“国家形象” 9 O7 q/ m$ ]6 Z5 S# h( Q; O
中国人参产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韩国参企的神经。他们深深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这个廉价的原料市场,一场人参宗主国的争夺战在所难免。6 c2 @8 `# J9 z* [
$ p9 T u9 \3 a6 O' I 韩国高丽参种植面积4万多亩,仅是吉林人参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量约1700吨,也比吉林省人参总产量少了6000吨。" y1 u1 R7 o9 j. o) @! |
. e# c. V; a9 l& Y
为什么产量不高的高丽参,其出口创汇的能力却优于中国?这要从韩国的人参发展体系说起。
, V( n- f3 W( g: v, Y3 d
* `+ P; V; H" V1 j2 O+ q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行人参专卖的国家,人参生产一直处于严格的计划控制下。去过韩国旅游的国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韩国,人参产品如人参含片、人参饮料等,是与烟酒专柜放在一起销售的,人参就像泡菜一样,是韩国人的生活必需品。8 I: ?2 B0 l. x8 I' R5 {
( i! ?6 B/ J) }" Q" \+ H
10月25日,一位长期从事人参出口贸易的中方人士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有官方背景、拥有韩国最大的市场份额的韩国人参公社全力打造名为“正官庄”的高丽参品牌,目前,正官庄正在大举进军中国。% t& t& Z( e, a$ C* v$ G! A; Y
6 s, V* F2 P* V+ V3 y
“在国际人参品牌市场上,通过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韩国人参产业已初步掌握了国际人参产业定价权。”该人士向记者表示,“韩国的人参战略和中国一样,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其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都具有很浓厚的政府背景;同时,韩国针对人参产业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市场进入标准。韩国还大力支持参农,提供资金、贴息中长期贷款、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最重要的是,韩国的品牌战略,这让他们尝到了大甜头。”
/ _1 F3 X# I1 ~/ j/ C; m1 r% i2 k: G6 a% w
“多年来,韩国政府、商界、学术界刻意包装韩国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尽管其人参产量远不及中国高,应用历史也远不如中国悠久;甚至追溯起来,韩国人参本源于吉林人参,品质也无太大差别,但其整个产业在形成一致行动的模式。”该人士愤愤不平地说。7 k6 S3 Z0 _7 A$ X1 O( w
8 A: u! f8 s) e3 `& c 针对中国人参产业的快速崛起,韩国联合通讯社曾报道称:“中国试图通过推出‘长白山人参’,成为人参宗主国。对此,韩国以高丽参的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反击。”韩国《朝鲜日报》也报道称:“随着中国推出‘长白山人参’来挑战人参宗主国的地位,著名的‘韩国人参公社’开始通过高丽人参名牌战略,在全球最大的人参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发起反攻。”
2 G! O1 ^" m- ]$ b& Y2 k, L0 S' h0 v7 t8 V+ q0 d5 p8 E
记者在吉林采访期间,一些长期与韩国商人打交道的朝鲜族参农告诉记者,韩国人特别在意人参生意,在他们眼里,人参产业发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韩国的国家形象。
1 X i2 `5 ?& W' ^, _1 U3 D- J3 S; ^) B* z
10月29日,韩国扶余一家人参加工厂,生产流程中的包装。IC * u$ K2 A8 ^: _! N- d) a9 \
猜忌与暗战# N. R5 q7 W: f5 U2 [9 P
! Z6 m! s0 v* [+ C) \+ x$ L: D( [* ]& X: k 战争首先从局部打响。
2 y% h r0 R4 V# \. D- _% G3 H3 H+ M# \5 {0 Q0 {
10月23日,记者在通化市采访期间,一位参企老总向记者讲述了他在行业打拼中的见闻和感受。; M- O) Q7 S7 p" B5 m5 X1 ~
' E# a: V/ _ i “一般情况下,韩国来华采购人参人员习惯聘请当地中国人代为收购人参,然后再以不同方式出口运回韩国。2010年,中国人参市场价格上涨,这让韩国购买人参的成本大幅增加。今年9月,不少此前向中国参农支付了部分收购预付款的韩国商人,突然以‘农残超标’为理由,拒绝收购中国人参,这让中国市场,尤其参农产生极大的恐慌心理,以至于今年的人参价格出现回落。”
8 N( }& ~ \' z$ k
) O7 g) S" ]; u( ~1 [, \7 F5 i 尽管这一描述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但采访中记者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是:很多参农、参企员工,对邻国采购人员的印象都不怎么好,一些参农向记者表示:“采购人参就像在打仗。”; X/ [# Z6 x: I" |
4 a8 U5 |) ]2 l0 e
事实上,针对中国人参产业长期处于产业低端这一现实,吉林省政府早已在10年前的2000年就提出要振兴中国人参产业,捍卫中国人参宗主国地位,最大限度保护中国人参产业的安全,保护广大参农的利益。近年来,处于人参主产区的通化市,更是大力扶持国内参企在产品深加工、树立民族品牌、研发人参新产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z" z. h9 ~4 O
# @( `8 J4 `. G2 W$ |, D" U# `! u) }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韩国本国人以外,人参(包括西洋参)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华人。出于对“吉林人参振兴工程”的担心,韩国已经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抢滩”中国市场。. F/ ^/ b( u- E% l# J1 A f
4 H, x" Y/ N# P& y* M& l& Q
“从耕地面积来讲,韩国无法赶上中国的货物量攻势。但是,我们的战略是通过科学、优秀的人参栽培管理技术发展成为全球最高级的人参品牌。”韩国人参公社香港法人代表朴赞一曾如是说。) ^- m& {, {0 o: \; ?* Q3 p$ ^' A
7 M: w5 N4 q/ [6 `) G
韩国人参产业和企业,还在政府的扶持下,以学术活动和广告宣传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韩国人参宗主国的地位。他们通过在中国举办围棋赛并邀请国际著名医药专家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人参学术研讨会”,大力营造宗主国氛围。
5 X5 b' Z7 P# ?0 r" [
9 F7 s3 X% f [1 }" a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10月,韩国正官庄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子公司,2010年11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直销公司模式的旗舰店。据有关人士透露,正官庄已制定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拓展计划,到2015年,正官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直营店发展到65家,经销店达到150家。9 T% Z$ W; _5 f
# E- q$ t* z1 ^$ t: P 中韩人参产业争夺战激战正酣,两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发展,这是摆在两国人参产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这其中不仅是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较量,也是政府调控能力和智慧的比试。5 C _% @6 h6 ~, H" u
) E" m- p% N6 k% p" G “国参”崛起依靠谁? . w5 u0 y' l" y% y+ @. G/ R; v
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人参产业何以自强?
) U3 m/ _2 a- U# [8 C: A3 b* h/ K# ~* ]0 A
“近几年,人参产业发展不仅仅涉及中药种植、加工发展,还涉及到整个中药产业发展。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好人参的质量关,从种植环节抓起,解决人参种植的品种问题,以及人参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同时还包括人参的良种培育、种植技术等等方面。加强人参的研发,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q9 c1 M1 Y2 T8 c E7 }$ w' v$ G
" ^. c/ M3 G1 Z
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吉林省将在加强“人参文化”方面下工夫,“特色产业的发展,势必要依靠‘科技、文化’这两个翅膀。在进一步发展中通过施行产业机械化,来提高人参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还要加强对人参质量的监管,整顿人参市场的秩序和提高人参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使人参这个传统的‘百草之王、中药瑰宝’发扬光大。”$ o. ?8 a6 X( Y" q/ }! ^
3 A- p# n4 j* @ U 提起吉林人参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行业龙头企业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告诉记者,2011年,紫鑫药业和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人参基因组图谱制作。这项成果,不仅揭开了人参的神秘面纱,也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和优质人参资源培育以及未来的高端产品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
% {2 D! Z: N3 K6 k
* z4 \( }* c/ q8 Y “紫鑫药业在吉林省从事多年医药产业发展,围绕长白山药用资源的开发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吉林人参卖成了萝卜价,参农收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紫鑫药业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科技研发、搞人参的图谱研究来提高人参的质量。”通化市市长田玉林说。
3 l8 {' b k* K1 c' E$ \( H. v
: T, m' e' J$ J3 n0 \* ~ “长白山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由于常年采挖,野生人参资源越来越稀缺,为了解决人参基因退化问题,吉林省实施了‘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紫鑫药业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将向长白山撒播6吨人参基因技术精选的人参种子,促进长白山人参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为后续资源做贡献。”/ I3 }3 Y1 }- o+ z
9 d6 `5 \4 o9 |8 A7 g/ a. p1 X
田玉林向记者表示:“未来,通化市将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建基地、壮龙头、促研发、育品牌、重监管,把通化打造成为科研、种植、加工、商贸、旅游观光、人参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国人参产业集群,打造特而精、大而强的中国人参产业基地。”8 u& |, B8 g- f+ K& z
- ~. T. ^4 d; |. f' X7 m 这位市长制定的目标是:到2012年,70%以上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人参产业终将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 j" g8 @6 ]* \2 a; E: h) g
: ~; }& Y7 `4 h7 m8 h' c2 q' L10月上旬,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内,参农们在进行人参交易。人民日报 郑娜I摄 % L- ~ \" k+ E6 G; V
夜访“鬼市” 7 u" U! d6 x" G' y
揭秘全球最大人参市场' P3 I$ Q6 s& F |4 a p
% {2 x& Q7 _6 S/ e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崔晓林 魏华|吉林白山报道
, U6 ]1 H& U" x
% {9 s. {* E( K+ n0 h) A1 Q% B0 { 一双沾满泥巴的手,用力抵住记者的胸膛,一双警惕甚至有些愤怒的眼睛,迎面刺过来:“你是韩国人吧?这里不许照相你知道吗?”10月23日16时10分,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的人参交易市场门前,一个穿着黄色军大衣的当地参农(种植人参的农民),情绪激动地制止记者拍照。! ?! {, q; T8 l1 n, [* x2 y! h
8 W: w/ a* e2 w3 a+ i
参农的这一动作,立即引来另外两位当地百姓的“助战”,场面一度显得有些危急。
! o- l. T9 w3 r/ r. A* K% u' h$ R$ G A& D
当记者亮明身份,情况竟峰回路转。“中国人啊,对不起啦哥们儿。”沾满泥巴的手从记者胸前转移到了肩膀,大声告诉旁边的人:“这是咱自家人……”
, E% H9 T7 }0 z, h3 d# o; X3 Y
* Z+ g9 x5 U' E8 u0 t% D- U. H1 m" k 万良镇距长白山不足百公里,一直以来因交通闭塞而有些落后。镇里除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建起了一个人参交易市场,其他再无像样的产业。这么一个山脚下的古朴小镇,为什么对“外国人”如此敏感和戒备?而这传说中的“鬼市”又是什么样子呢?
5 S6 ?& }8 k! o6 a
/ W. r; d% |% U2 M' ?" C 世界人参“心脏”( Q/ e6 ~4 d6 b0 A0 v& G% j! |
/ N8 P9 d0 r( q! @2 I* Q& P 小小的万良,大大的市场。
& \$ j* h- |* t# S0 o" E/ n) E# F9 h/ N) H# i: o$ C2 y, |
外界也许根本想不到,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这个全镇总人口只有2万人的弹丸之地,竟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0 M) i- h$ F1 ]" Q% U$ ], R
7 I! B5 f( ^& x& V( {% u
10月22日傍晚,记者驾车沿长白山脉崎岖的国道进入万良小镇,和大多数东北乡镇一样,10月下旬的万良镇显得有些冷清,镇里见不到高楼,唯一的一条主干马路上,行人寥寥,车辆不多。! z. S3 d# N3 f, I- `6 j" Y
" y1 I5 i! a/ n6 l/ s* ~# L2 h
汽车沿马路缓慢行驶,一个特殊的景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道路两旁,几乎是清一色的药材商店。人参商行、中药材经销公司、长白山野山参经销处……牌匾五花八门,但主题却几乎只有一个人参。: v& S3 `/ s4 J: s5 o
9 k8 C# z! G/ i: H 万良镇从事人参经营的业户共有600多户,从事人参种植及季节性加工经销的农户近4000户。全镇约有80%的人从事人参加工,另外的20%也基本上从事着人参种植,或者在加工交易旺季,在作坊或者加工厂打短工。可以说,万良人的生活离不开人参。
5 `* y4 Z% v' Q7 |0 w4 I2 Q
! |8 n- W1 v& X" U “别小瞧这小小的万良镇,这里可以加工生产8个系列600多个品种的人参产品,每年从8月中旬一直到11月下雪,大量人参产品是从这里出发,远销到国内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地球对面的美国、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的大约50%以上的人参产品出自万良。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的销售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所以说,万良镇是世界人参的‘心脏’。”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的负责人一边陪记者参观,一边“炫耀”着万良镇。
0 ^6 f0 M. e/ ]6 [4 [% c
( Z0 s+ `* K2 Y0 T 天渐渐黑了,气温开始下降,但这个时候,万良镇最热闹的时候也到来了。这热闹的源泉,就是被称为“鬼市”的万良长白山人参交易市场。
5 w8 w8 T8 H& F( R7 u" h2 H/ q) j5 g% T' i9 F! S8 S
性命攸关,尘土飞扬
- j4 `2 b! }, `% _0 H7 @
( S1 d& K- J0 R* k. H8 t5 g 万良镇的人参交易除了有季节规律之外,在一天的24小时里,其作业时段也分得很清。一般情况下,到了人参采挖季节,参农会选择上午采挖,下午装袋打包,晚上拉到交易市场里去卖。久而久之,在万良镇,就形成了一个传统夜晚进行人参交易活动,即当地人俗称的“鬼市”。
2 y' f% x- D7 e5 o6 V- \
" o1 G6 t4 j: D/ ~' U$ g 10月23日晚上8点刚过,交易大厅里已经人声嘈杂了。一车车水参被运进来,就那么随便堆在空地上。一堆人参就是一桩买卖,就是少则几十万元,多则百万元的交易额。只见参主(卖家)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口罩,抱着钱兜子坐在人参堆的前面。旁边有亲属或是雇工站在人参堆周围,“这些人有两个任务,一是为参主壮声势,帮助喊价过秤,一是防止有人顺手牵羊偷人参。”本地经销人参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大厅里分工非常明确。1 F2 i _7 U6 _! p, ~: e
$ _2 }# H. u+ q; ]
何女士家住万良镇万兴村,从小就跟着父母种植人参,如今儿子已经在省城长春上大学,她和自己的姐妹合伙做人参生意,“一年经销几百万元的人参水参,除去成本,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这几年还好多了呢,前些年人参掉价,听说都有参农喝药自杀的。”何女士告诉记者。$ c+ A) c& J" I0 K0 v/ L
* P( n* B+ @5 I) H
跟随买主的人中,除了随身亲信,还有就是在当地雇用的抖搂土、装袋子的杂工。由于水参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根部沾满泥土,所以,在生意成交需要过秤称重时,买方得找人把人参根部的土抖搂抖搂,不然算重量不划算。抖搂完土,就装进编织袋,然后封口。这个工序中,抖搂土的人,每袋的工钱是4元钱,装袋的6元。一个晚上下来,这些短工都能挣个一两百元钱。$ l9 h0 E: S% R
6 \& w+ v' R$ S" n) b- k% ?8 }' b
大厅里到处是给人参抖搂土、装袋的人,这令整个大厅尘土飞扬,人人戴着口罩。1 v7 X+ Z8 T4 h+ r1 E- p# E
; m8 Q; e" {0 ~5 D9 W _* {
大厅里,只要买主一出现,强烈的戏剧效果也就出现了。穿棉军大衣,戴口罩,手持手电筒几乎交易大厅里大多数买家都是这个打扮,以至于生意成交了,买家卖家一拍两散,你都不知道买家长了张什么脸,更不知道姓甚名谁来自何方。( w1 W& x: v% V3 M# Z
4 v$ U M8 i1 `; b* \9 z' t
生意谈好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数钱。“有时候生意成交后,买家会与卖家一起去市场外的农业银行,当面把成交款打到参农的银行卡里。但更多的时候,这一招儿不能用。有的参农拒绝去银行划款,他们总感觉种了6年的人参被人拉走了,而自己却‘两手空空’回家了,这心里很不踏实。遇到有想转款的客户,有的参农就会瞪着眼睛不同意,说,为种人参我遭了那么多罪,你就不能让我把钱拿回家搂被窝里乐和乐和啊?”何女士绘声绘色地告诉记者,于是,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人紧紧围成一圈,里面的人在数钱。
8 }( ^! X, s N; B c& B
U6 }: Y. H# o; |/ F 何女士告诉记者,一旦生意成交,最少得有几十万数额,“数钱可是个力气活儿,贼累人。”
; k" v. ?4 u1 E" K# y0 s; j& s4 Q4 B5 i. ~7 }
不速之客" P; R# `: b- ^- ?% r9 {# i
. v$ D/ B0 ^+ u7 ~& i, ` 来万良镇之前,记者就听说万良镇的人参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了韩国,本以为在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随处可见韩国客商,但是真到了万良镇,记者却一个都没见到。
" F6 x/ A* ^! j1 f: O9 N
( G( {/ c# Y5 s' { b% W “以前,这里有很多韩国客商,他们一般会和中国人交朋友,一些小旅馆、小餐馆的老板,都和韩国人很熟。可是今年,韩国人来的就少了。”何女士告诉记者,尽管韩国人不亲自来买人参了,但是他们雇用当地人代他们来买。$ D2 O7 P/ Q6 b7 y/ a7 u" v1 U( ~/ i
# X: H6 d4 H! s/ J( g$ G" y 何女士认为,作为韩国人的“替身”,哪个中国人代他们来买人参都不会主动承认是帮韩国人买的。“尤其在发生了那件事之后。”1 o& N+ C8 }: b) D
$ z. a/ `1 F# v% V8 X, L5 m
何女士所说的“那件事”,到底是哪件事?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2010年人参旺季到来的时候,由于受国内CPI指数上扬的影响,加上吉林省大力扶持本土人参企业搞科技创新,及以紫鑫药业为龙头的吉林参企的经营状况势头良好,刺激了人参市场价格的上扬,令人参价格比2009年上涨了一倍。2011年8月,新一轮人参大战即将开幕,其价格走势大有超过2010年之势。) M' T, C+ ~; }- d
& Y8 t$ ?" M3 z$ y2 k3 g4 \1 X: M 就在这时,万良人参产业接连发生几件怪事。“有一天晚上,一伙韩国人扛着摄像机照相机来到市场拍摄,市场灯光暗,摄像机的灯把市场照得贼亮,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在拍电视剧。可是没过几天,网上就有了视频和图片,说中国人参农残超标。”
3 F9 }8 ^# f) V' @$ w; O
, b- X* `$ R+ A& ^8 z 何女士告诉记者,那件事以后,韩国人在万良镇就不怎么受欢迎了。“就在前几天,韩国人又来了一次,这一次被参农报警了,派出所还把他们请去谈话了呢。不知后来是什么结果。”正在何女士向记者讲述的时候,旁边一个销售西洋参的小伙插话说,“最近再没见到过他们,其实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友善,人也很好,挺讲信誉的。那些希望中国人参价格降下来,并真正有能力去阻止的,一定是企业而不是个人。”
+ ]9 l7 @$ U& ]' v( G* _2 r: c" r2 O5 l, l" X
在万良人参市场,尽管再见不到韩国人的身影,但是,从这里运出去的人参,却每年有2000吨以上被以海关出口、转口贸易,甚至走私等方式运到韩国,再由韩国进行精细加工,制成保健品、药品、食品销往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