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728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3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5-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wearfor 于 2012-5-18 10:10 编辑 : N2 b: r1 w) |6 o( Y9 q- o% t
1 e K) N4 f/ \: z, N$ k- y3 u: ]6 Z(一)细节决定成败 + ^4 \* X$ j. ]& @! h: H% z( }
时下有本书极其风行,名曰《细节决定成败》。业界之所以如此吹捧,不是因为该书作者名气有多大,也非文笔如何优美,而属观点击中企业管理的要害。事实上,随 着社会的纵深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考察已非停留在专业、技能、经验的需求,同时考虑人才的性格、合群、创新能力,注重细微功夫。可有些求职者不能真正领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导致求职败北。企业用人缘何对细节管理情有独钟?一人力资源管理者举例说:“员工接听电话时,如果讲话不小 心,就有可能丢掉客户。”而类似的现象,在企业发展中屡见不鲜。为减少企业管理的失败成本,选择人才时注意细节考察,当然顺理成章了。如果应届生未能注意 自己的行为而失去工作,就有点令人痛惜了。$ u. T6 {/ W6 _$ d7 N9 h9 `
$ r* P( t% `6 d% p7 R2 Z( ~& ?
(二)突出自己的优势
3 s9 i9 }' r2 F% \7 N2 w) G应届生与社会人士相比,自有其不足之处,但未必所有环节都居人之下。如果在求职过程能将自己的
% `7 ~* E$ _/ u性格特征、专业优势、鲜明亮点表现出来,或许能让用人单位耳目 一新,“万花丛中一点红”,被录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可相当多的应届生,因不擅总结自己的优点、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导致求职失败者比比皆是。相关资料统 计表明,应届生因为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特长而失败的比率超过77%,不能不说是个沉痛的教训。6 d* E, B/ S: A0 \
: ~7 _& m3 R4 n/ v3 x4 @# u(三)乐意从基层干起
; c+ \! o" h, M U$ {: o' A笔者曾采访过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同行,他们承认,超过八成的企业事实上需要招聘应届生,企图从知识层次改变后备人才不足的困境。可因招聘到的应届生 不愿到基层接受必需的锻炼,使得相当多的企业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找些学历、专业、悟性并不如应届生的初高中生做学徒或培训干部。俗语常言:“万 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应届生不愿到基层接受锻炼,会有哪家企业敢冒风险,将项目交给一个几乎没有驾驭风险能力的新手呢?如果应届生要想成为企业的顶梁柱, 在社会这所大学中,还需到基层去吃苦。
3 l, {* X; h) q b7 i# Q4 Q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