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543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343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dannazh 于 2012-6-7 22:45 编辑
7 f9 b2 _6 p0 r
" `8 c- q, A( g/ f近日,据《南方日报》报道,由于“方韩大战”,韩寒名誉受损,其所代言的品牌和公司也“躺着中枪”了。据凤凰网关于方韩论战的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16.8万人参与,其中支持方舟子的为7.8万票,占46.6%。支持韩寒的为6.8万人,占40.8%。有人评论称,从不被质疑到开始质疑,韩寒走下了神坛。
3 y4 Y; G" L. x/ v) v% R# ]# G9 w1 C. C( P( g4 \
" O$ i4 ?4 \" _: d; p) z) P6 |1 b/ e. G& M! w9 T7 D4 {* Z
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肖竹青认为,由于韩寒形象已经受损,建议韩寒代言产品的企业需要立刻终止代言合同。同时,企业应该启动危机公关,选择更健康的形象代言人,以减少这一事件带来的损失。他举例称,“当年刘翔北京奥运会退赛以后,他代言的所有广告合同都终止了。”(2月21日《南方日报》)
4 u) Q7 e; q- T: g/ V2 s
% O8 P: k. f4 L) S6 F: v) n! d
- [- o8 s$ V; _2 [8 j* |; @+ k& Q: S
韩寒中“臭鸡蛋”倒下
- r; N6 C( L4 _9 r% H' D! B' M! z$ \6 v$ G3 e
本来,麦田质疑韩寒文章是否有人代笔,方舟子刚开始只是围观者。后来“打假斗士”方舟子加入,使之变成了“方韩大战”。通过这次大战,像以往一样,方舟子名气进一步上升,被打假者韩寒则名誉下降。尽管没有证据表明韩寒文章是人代笔,方舟子被人爆出很多抄袭行为,从《方舟子抄袭剽窃年谱》看方舟子至少有40多篇文章(包括书)涉及抄袭他人,但“抄袭大王”方舟子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名气高升;尽管无人代笔,发起质疑韩寒的麦田也最终道歉,但清白的韩寒却倒下了。. g" K4 V8 r0 E- i% R; f6 x
: ?5 N" x0 P2 g; @" U) r& ^- \/ ~& V v& ~ n* a
N+ M6 g- r0 S& A. | 方舟子是典型的造假打假,甚至不惜污蔑对方或误导围观者,但他却像女明星搞绯闻一样,越搞名气越大。被他踩过的人,名誉皆受损。
4 T9 w: x* l' W, t6 M$ U3 C" @6 p
- Y3 ^ |$ e( q) w/ s; K* x5 ?+ M# J) |1 ^ I6 C' L
/ S- ~0 E$ I& I
比如,前《非诚勿扰》主持人乐嘉从未说过自己是硕士,很少提及自己的海外学历,方舟子却称乐嘉是美国野鸡大学阿姆斯壮的工商管理硕士,还抛出一个阿姆斯壮学校70万元买博士。用“野鸡”二字降低乐嘉形象,凭空制造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并追打一番,误导公众乐嘉是在购买文凭或其文凭很假。显然方舟子此做法不光明,甚至可以说卑鄙,反而方舟子名气更上一层楼,乐嘉名誉受损。% X3 s# L( P$ q e; h* r3 I
& }5 x2 n* F q; W* u* l2 f
4 x0 I7 l* `0 m$ R0 q) y& A9 b5 u
- r7 q- ~' U. p* J) [, v “狗日的”,这是打假吗?还是沽名钓誉?方舟子怎么像招风的妓女似的,专往名人身上靠,被靠近的名人个个受晦气,但“妓女”却修成了“京城名妓”,名气日日上升。0 e, ]) y) B- O6 a, _4 S
' ?, {$ y9 i. S
8 J$ k1 K& ]% B( Q6 \ \
~/ g$ T1 b& Q* O% N 韩寒的最大败笔,就是万不该给这“名妓”一般的人打口水仗。跟德性好的人辩论几个回合,不伤名誉,还可能抬高自己。但跟德性有问题的人斗嘴,或者说跟专拉别人下水的人打架,只会降低自己身份,把自己弄臭,而“名妓”却借助踩自己一脚名气高登。
1 `" y! T* B& P7 @! K- J( ]- w* R+ U
) D" V- W. W: |/ x, g1 W0 c9 f6 t! b: v& {2 i( _
打假“太监”) }- w. Y7 B, u. A* y
4 [. C% D2 r+ C* f) X7 q
本来对方舟子的打假还是有一些敬意的,但后来发现方舟子打假就像专搞名人的“妓女”一样胡搅蛮缠,实在让人恶心。他对非自己专业的中医打假,很多地方就是误导公众。别人误导罢了,名人误导后上当的就多了,胡乱班门弄斧,能有点自知之明吗?没有人是万能博士的,漫天打假的方舟子也不是。2 q, P) A$ e9 s/ F
& ]$ ^, q+ ^" e8 G( r
! }& A7 G7 n6 K5 u
' z( V$ c' l5 Z' e( n 有位叫亦明的网友总结出《方舟子打假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 只要是仇人,没假也要打;第二, 只要是朋友,有假也不打;第三, 只要给我钱,我就帮你打;第四, 只要跟我干,包你不挨打。”对于前两条,这位网友给出很多证据。对于后两条,难以调查取证,不知真假。如果他打假能够客观公正,那方舟子的存在就是社会的需要。如果仅为私欲、成名,手段鄙劣,只能骂声“狗日的”。3 \2 X2 U% E1 K% b3 {
9 D" M/ n) m" z# `* [+ z( R
: ?" A5 h- f) w8 N8 W8 ?" n
; r4 t7 l0 j" u, A9 a
笔者对方舟子打假了解不是非常多,但观察近几年来的方舟子打假,也总结出一条,当然可能别人也这样总结了:被他打假的人皆是没有政治背景的名人或知识分子。如果韩寒他老爹是大官,哪是“我爸是李刚”,方舟子敢打到韩寒头上?方舟子打假就是专捡没有任何背景且可以提高自己名气的软柿子捏。- e+ ]) g9 x% {. z8 Z& R9 T( V' _
8 x: ]( S( @7 c3 I- o4 }
- @# @8 b3 D; X+ Q: t4 J% d F- W
, s8 A3 g5 g! t" p% } 任何涉及官方的,即便再假,方舟子是不会碰的。比如说计划生育宣传“少生快富”,现在只生一个,一个孩子分一双父母的GDP,是人均GDP高了一些;但未来,一双父母分一个孩子的GDP,重老龄化,未富先老,是不是又大幅降低人均GDP的发展潜力或造成许多家庭老而致贫呢?等等,计划生育宣传骗人的理论太多了。笔者曾给方舟子发过这样的资料,但他根本不敢碰。* f% r$ U7 C% Z' s" O9 [. T
0 x( K$ S4 A( x+ b9 s
8 b) d. o, F( c" X% H9 \, {5 \
3 G: F$ c, K s6 l2 T( W3 B$ T+ R
“狗日的”,怎么出了个这样的方舟子?
+ V4 V w$ `& U4 p4 I: a& x, U8 C. B2 \
方舟子起家于学术打假,很幸运他能生在这样的国度。在官僚化的学术背景下,在道德与诚信下滑的今天,抓学术造假太容易了。因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学术造假的人比比皆是,抓出来几个困难吗?不难。打几个就成名,而且是越打越有名,所以方舟子在中国“出世”了。
1 j8 |1 H. h+ Z, w5 L5 f& i* _/ i6 a
" z r. `+ C3 _
# n$ A9 b4 T/ [' b3 V5 [# R 仅靠打知识分子还不行,要挑名人打才更成名。在学术打假积累名气后,打名人让方舟子更上一层楼,名气大幅上涨。因为只有大名人,才具有新闻轰动效应。但方舟子挑名人是有“方舟子原则”的,那就是必须是软的,不牵连权力背景。/ o2 D. `: W# i D; Q% p
/ ?4 K- o& {* _7 O
7 W, y1 G: T9 d6 |" e" \7 c
}5 l( C( P1 W, k' D9 O7 S
中国学术造假严重,跟中国高校、学术官僚化和社会道德下滑密切相关。而高校与学术的官僚化,是中国上层制度的官僚化所造成的。民主法治不足,权力缺乏制约,好政策好规则难以施行,政府官僚化,被政府管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也被官僚化。官僚化之后,在缺乏监督制约和“使好人变坏”的整体制度、环境下,学术腐败难以避免,造假必然前仆后继。
5 n+ [) D* h+ ?% Z/ n* L$ X
( |* ]3 I2 M- y! u
" X( w% b8 b9 Y% n" l3 R; d2 K$ d+ _1 E% R
社会道德的下滑,更是加剧了学术造假。处处造假,诚信失范,知识分子会独守清高吗?“出淤泥而不染者”,需要一定的修为;“出淤泥而染者”,也正常。“上梁不正下梁歪”,民主法治不足让政府权力缺乏制约,社会缺乏民主法治下的公正,社会道德下滑是“制度不良”之下的必然之事,在学术方面也在所难免。
$ z# c$ Z! H1 m# c' o4 \; H9 B9 T4 ^, ^) }( D
9 {; q" F7 f, P# K0 x( ?1 J& ~/ J+ i9 H$ {# l: x0 z5 g
如此环境下,学术造假泛滥,打假很容易找到对象。别说出一个方舟子,就是出一百个方舟子也够他打的。如果用打假寻些私欲,那也不难。就像反腐败一样,讨厌谁,就查谁,难吗?想必方舟子在许多时候很顺手。
" r' j9 k& O* v* ~% n n" I* f7 |" p5 o, p; ?
& ~5 \3 u0 k3 U8 ?( z# O
C8 Q- w r6 G4 }' O. J3 n/ H# D* ^ 在方舟子拥有一定名气之后,为什么又只捡没有背景的软的捏?为什么方舟子不敢硬或者说“欺软怕硬”?实际上,不止方舟子这样。在当前制度下,连富人和官员都像要绿卡,在国内都没有人身安全,没钱没权的方舟子当然更胆小了。在没有良好制度保障公民安全的情况下,捡软的捏,太普遍了,方舟子让人看不起的是太“太监”了。
# Y& Y2 V, H2 Q; E: H3 b y( j1 S' l$ J) d, F5 E
8 L4 J& \( R1 C" }6 P% ]
5 p" f. \' [0 I- L" m9 b 掀开方舟子的“尾巴骨”
' r% {5 P5 ? a) n3 X$ N4 k9 r) _( R
, ^/ A9 ^1 Q. e' v2 x3 I0 K5 z6 x 此文揭示了方舟子的另一面,方舟子不是钢骨坦荡的。他的打假对社会有一定益处,但他自己却大肆抄袭,实为投机钻营分子的典范,两面人格影响更坏。他使用不光明的手段攻击别人以抬高自己的做法,更是令人怀疑他的人品。; X4 w$ X' c6 L2 H1 s
2 B& e( `5 I% e& j+ g
6 E7 ]7 x" X& v$ L! I( }2 B9 Q+ t- ~' t, l
嗨,想必说到方舟子的痛处了——抓住了他的小尾巴——确切的说是摸到了他的“尾巴骨”。不多说了,再深挖一点就碰到尾巴骨下面的了,那就是扯淡了……/ `, n6 u# ~& P: I/ }
) t& t1 D+ Y `! \# _1 e ……( O! b1 W8 B' u2 O$ F
$ s+ L; w" T9 L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