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斋米
-
- 斋豆
-
- 回帖
- 0
- 积分
- 189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有的话站出来看看,私下告诉我也行,可别“使坏”啊,草民尽量配合5 A+ t$ f7 W5 k* k
高校现网络红客监控校园舆情
- t6 T: J0 x0 i! k来源:博客天下 2013-09-05 17:16:25: w$ Y7 @# O* ^5 B" t
眼前的电脑屏幕,让李顺感到如坐针毡一般。
5 m( I' |; E Z" O1 d/ \ 心病始于今年3月13日。4 m$ ]' l' \9 O0 a/ ?
当时这名大二学生发现学校考证收费不合理,便在个人微博上抱怨了一句。+ Z3 W" z. s9 j, s: X
李顺微博听众多是师友,数量寥寥,转发也仅有五六次。
/ g$ W' X3 d6 L$ Z h6 x 很快,他接到了来自学院老师的电话。老师劝他删除微博,不要破坏学校名誉。作为学生干部,李顺是个“识大体”的人,删除微博后,他又更新状态来解释之前的微博,“好像造成了误会”。
' u& `" Q5 Y5 s v, k) w, U# z8 n “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又发了微博!”电话里,学院领导的逼问气势汹汹,这离他更新微博还不到两分钟。
Q' @2 o+ u6 [. n% x 年轻的李顺被激怒了,他同领导争辩“自己只是提出一个疑问”。
2 M4 ?% r/ n$ |* J) C; H 争辩的结果是,这一天李顺“被谈心”四次。谈话中,他惊奇地发现,学院领导除了对自己的网络发言了如指掌,连自己跟同学的抱怨都一清二楚。& a8 [4 ^; u7 e0 X1 A
微博争论后一周,学校新闻网站一条关于“网络红军”的报道解开了李顺的疑窦。报道称,为了“监控网络舆情,抵制错误舆论,维护学校形象”,一批学生“红客”参加舆情监控工作,每天对学生微博、贴吧、QQ群的信息跟踪了解。
# I4 M. G5 H" d3 D9 E 高校网络秩序的重要组成
( t( z5 A0 b0 L# [$ C5 W$ z& Z 邱永浩更早察觉到“眼睛”的存在。
$ C4 u. l( w; S4 x" M 邱永浩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008届学生,热衷于网络发言的他曾活跃于蓝色星空BBS和四川大学贴吧,并以“为川大学生谋利益”为口号,经常撰文批评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他发现,自己每次发帖都会很快被学校老师所掌握。 和李顺一样,邱永浩遭遇的也是一群学生“红客”,在四川大学校方的文件里,他们被称为“网络红客”。
$ b m k- t! v b 四川大学团委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份2008年度工作总结,称“通过组建网络红客队伍,加强对蓝色星空BBS的指导,使得其逐步成为全校同学喜欢的网络交流平台”。 U+ s; [; V. H' I& A
从2005年3月全国高校BBS推行实名制开始,高校红客组织作为衍生物出现。# e7 x1 Q' c2 H+ [& v- L0 a
据《无锡日报》的报道,成立于2006年3月的江南大学“网络红客”队伍由70多名学生骨干组成,后来又扩充至千人。此后,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类似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舆情管理,组织名称从“网络信息员”、“舆情小组”到成都理工大学的“白客”不一而足,多数则使用了同一个名字——网络红客。 G. e8 }$ l1 d) K H2 s' `7 r; _
2012年9月,新生入学是大学社团招新的旺季。9月16日,川大青春广场挂出了招募校园“网络红客”的广告。
$ M5 z% a0 E3 R4 p) Z {' T4 V) u, u “主要工作是监管百度四川大学吧 、川大蓝色星空BBS 、人人网、 微博等。”广告瞬间引来关注,在网络上,学生们开始讨论这是“何方神器”。
3 a, v3 u' D6 R C% R2 X' q 这是“网络红客”这个名字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川大师生面前。. r0 V) N8 ^# T) o( ^
招新活动后来很快结束,红客也又一次退出同学们的视野,但他们却真实存在着——罗奇和其他36名新生成为这个组织的新成员。
' ^/ P6 S: F/ h9 {. h 直通校领导的“内参”0 x9 d2 I$ A3 c7 m" o& t7 Y U
到现在,罗奇和他所在的团队仍会记起2011年10月22日那天的忙乱。发生在团队和邱永浩之间的较量,最终证明了红客存在的价值。4 y3 s3 c7 v* r
当时,邱永浩在人人网贴出《写给川大江安,我的高中》一文,批评“江安校区平时不能出门”的管理,商业街物价过高以及校车涨价等问题。% ]( g( O0 u; a$ K1 @
多数川大学生的大一大二岁月都在这座远离市区的新校区度过。, D7 D, O( r4 L4 X
邱永浩很快接到希望他删除文章的电话。此后,文章下面出现一批内容趋同的跟帖,似乎在努力劝说大家理性一些。之后,一些探讨这些话题的网帖被删除了。
1 ?5 t% ]* h6 G 组织这一切的正是新生不久的网络红客团队。( P8 V$ r! K9 m1 O# D9 ]/ \, v( F, N
他们几乎是随着邱永浩文章的抛出而动员起来。
. ]8 B: ^) Q2 m, F% j) j 通过键盘鼠标的人工方式,他们很快锁定邱永浩发布文章的全部阵地。按照“一天三轮”的制度,邱永浩的任何动向都被值班红客纳入“舆情短信”和每日“舆情邮件”,供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参考决策。% F0 v% W8 d) W3 |+ i
学生群体的动态也要掌握,代表性言论很快被搜集起来,出现在学校领导面前。& f, d/ B$ ?1 o5 W. X# u, b- o
按照既定的工作安排,红客们之后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进入后续引导工作”。他们开始集中在BBS和贴吧中集中发帖,不过负责人一再强调策略,要求红客们避免与同学们“掐架”,而是“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进行回复引导”。) y2 I$ D0 {6 L' M1 q" l; ^% z* L
当天下午,邱永浩又发出《江安高中问题解决方案》,然后,“给校办各领导13个办公室打电话,每个号码至少两遍,无一人接听”。邱永浩连续打电话给四川大学校办常务副主任等领导,希望学校能够体谅学生的意见,并在网络上更新他与学校沟通的情况。" n% O5 U, J8 |4 Z8 B$ o% L, O
邱永浩的坚持消磨着红客们的耐心。
- Y- ~. j8 h9 [8 V+ p 红客们开始删帖,并对一些发布激烈言论的学生“进行适当控制”。作为对邱永浩强硬态度的回答,百度四川大学贴吧的分站望江楼吧也解除了邱永浩的小吧主职务。近半个月后,舆论逐渐平息。) D8 I3 m5 J- X% P' s: M# @7 K# ]
“邱永浩事件”的处理极大地锻炼了红客们,“网络红客”存在的意义也得以展现。在事后总结中,“知己知彼”被认为是成功处理关键,事件中所使用的方法也被作为经典载入了“网络红客”团队的教学案例。
5 s. H& _9 @: R/ n! | 如同一次辉煌的战役,邱永浩的故事在红客团队接下来的发展中一再被讲述。特别是像罗奇和像他一样的新成员进入团队时,负责人们会不厌其烦地提及这些充满了历史感的往事,用以激发这些新人对团队的认同。
2 i" l1 Y1 |+ x! |# k- k 事实上,“网络红客”在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组织中仍是一个年轻的成员。/ b. U$ K& y2 b+ p( n' F
据查证,四川大学“网络红客”队伍最早组建于2008年。随着发展,后来红客们又细分出网络信息队、网络技术队、网络策划队、网络评论队四个分支,分别负责校园网络信息的收集、网络秩序的技术维护、网络交流方案的策划和舆论走向的引导。
4 g3 L! W- @& p5 t! g; \! g9 Q “网络红客是一个新生的特殊的学生管理队伍,与传统的学生组织队伍有很大的差异。”针对团队性质的特殊,网络红客在自我定位中特别强调自身的特殊,并在对外交流中淡化了存在感。
7 L$ B& I. K- o5 e' W: J! @ 在四川大学,这个学生组织的另一个名字更为学生们所熟知——舆情研讨中心。' C: ?, k$ z9 \3 l/ @' }
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目前网络红客拥有40名左右的成员。
3 i) {2 m( L T6 g 不过像罗奇这样的新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红客,还需接受团队培训的磨砺。
4 |8 J/ R( m# E+ Y" `2 o, p2 {, } “我们是学校的眼睛,是学生的嘴巴”
! T3 w. n& W+ D “红客在你们心中是什么呢?”培训会上的主持人问道。坐在台下的罗奇和新成员们一阵悸动,主持人是“网络红客”的副主任,一名大二学生。& w* v, ^; e4 p
“正义的化身”、“是一支维和部队”,答案千奇百怪,更多的人则是一脸茫然,罗奇说自己当时“都懵了”。' v9 Q$ ^& X) f& G
副主任告诉大家,红客是学生们中间具有敏锐的信息感知度和强烈正义感的人,是为“维护正面声音,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而生的。0 x+ G9 p* t H; i2 ?8 _
“我们是学校的眼睛,是学生的嘴巴。”看到仍有新生不明白,副主任形象地比喻。
% y2 B/ b; z! F x* g “网络红客”的任务是收集学生言论,反映给学校,同时将学生群体的动向反映给学校,“代替他们说话”。
) i7 a& c/ ?5 v$ d; p 培训结束后,罗奇和新成员们就开始了“网络红客”的见习期。
L# t* M5 c/ _" X. X) s; } Z 按照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去“ 泡贴吧和BBS”。罗奇申请了一串ID,每天登录、灌水、回帖。他必须在完成这些步骤时截图保存,以便在周末时作为“作业”交给团队负责人。为了完成规定积分考核,他差不多要每天登录贴吧和BBS各一次,每周回5次帖,同时发布一个原创帖。% u) B) U& ?- p- I* E. |
江南大学2010年4月的“学生洗澡水铅超标”事件中,有人指出“学生红客”参与了舆论引导,因为顶帖的ID全部都是在新近很短时间内注册的。罗奇和新成员们注册账号长期泡吧,能很好规避这个漏洞。( {/ ~! F- B3 W7 J& i
“我们就像是一支军队,平时训练,关键时候就会发挥作用。”罗奇一度对这份工作感到无聊,负责人在了解他的思想状态后,告诉他要耐得住寂寞。/ q5 G9 ], B% c% V" v0 W
“刚入大学的新生们听话顺从,总怕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社团活动机会。”罗奇发现团队里除了4名正副主任是高年级学生外,新招的成员全部都是大一的学生。他们多数来自农村或者县城,中学时期父母管束严格,“属于传统类型的好学生”。 q5 O' N# i% ]; ~8 A6 z2 w% F
不过更让罗奇留恋的还是这个团队的温暖和归属感。$ T* I! z( W, W0 M$ Y7 y0 ~
团队极力提倡成员相互关爱,负责人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每个人谈心,帮助他们解答生活上的困难。: l+ @2 B' x) y( y' q' i$ h' o
一次,罗奇的不开心被团队同事发现,那个人便站在他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M0 ]6 S* x) b; L5 G( b
更让大家热衷的还是流行于90后年轻人之间的“宅基腐”八卦。; U- V# j! r5 f5 o1 e
“红客群里讨论这些话题时大家参与都很积极,QQ群里一会儿就上千条未读信息。”罗奇还记得团队的一次文艺演出,节目里两名男性成员两两相望,最后就牵手在一起了,留下其中一人“女朋友”默默流泪的侧影。+ p g6 s/ R& X; S
“当然,在平时工作中,这类内容都应该归于不健康信息中。”罗奇说。
3 f9 p# F: V; U m3 ^/ k5 F 做这些工作都是义务的,是出于我们的责任感
' n. Q C% E a. X 团队成长有赖于成员在技能上的熟练,培养罗奇这样的新人对于红客团队的意义不言而喻。成熟的红客再度面对负面舆论的事件时,已经得心应手。
0 `, B7 `5 ?1 K- \( t" v' G% l8 c 2012年4月19日,四川大学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集体患上急性肠胃炎,媒体报道称有上百学生“中招”,引发师生们学校饮食安全的强烈担忧。多名师生在网上发声向学校讨说法。 学生们纷纷要求公布真相,表达对学校封锁消息的不满,以及对致病学生人数的质疑。6 m8 u& H6 A. a
红客们立即转变策略,“学校党委副书记连夜赶到校医院看望病中学生”的消息被放出,学校免费治疗致病学生的承诺开始流传。针对学生都不敢去食堂的形势,很快“谢和平校长首先去吃食堂让大家放心”的消息出现在贴吧和BBS。
1 ~. x+ [7 J3 y$ P+ l( F& Z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凸显这些“正面”声音,红客们一人换十几个账号连夜顶帖。" a h9 r7 j0 i( L5 C c
由于事发的江安校区正是新生集中的校区,一系列新生军训相关信息被提前散发出来。红客们动作利落干净,对于学校食堂的议论逐渐被军训取代。
* b" \) Z% _$ }# x: j “这些帖子在平时撰写,适时发表,以转移同学们的注意力。”深知网络时代人们阅读信息的弱点,红客们早已熟稔转移话题的操作。 理论成熟,方法老到。罗奇和他所在的“网络红客”组织,在学校网络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 d4 A+ j. R# E8 { Q: V “做这些工作都是义务的,是出于我们的责任感。”罗奇介绍说,红客们并没有领到任何补贴,但团队的宗旨感召着大家。* m" W3 V9 N5 [0 b# \4 |
当初,他们正是根据“具有敏锐的感知度和强烈的正义感”的标准,从新生和各个学院推荐的学生干部中选出来的。
" G5 f7 ^7 _9 o* r6 j 你不了解真相,理性一点% k2 k9 H' f t* B& s8 o
2013年5月17日,记者在四川大学见到了两名红客。喜爱网络游戏的王强怀着成为网络技术达人的梦想成为了红客,做着最基本的搜集信息工作。交流过程中,有着一年红客经历的他说自己网络知识仍不足,在谈及网络论争中的热门话题“公知和五毛党”时,他一脸茫然。他从未听说过这些。
3 Z" ?6 }9 w u; z+ R “或许是直通校领导的感觉造就了他们的自豪感。”他说,那些加入“网络红客”组织的新生原本多是想在大学履历上多一栏。
: s; z2 n- g& q& ^& |# R 长时间埋头收集信息中,罗奇逐渐丧失了对“红客”的热忱。1 B# A! I' ]5 I4 g7 E
前不久,他被安排参与了一起学校跳楼事件的舆论引导。坐在电脑前,他滑动着鼠标,寻找那些“言辞不当”的帖子,点开回复的对话框写道:你不了解真相,理性一点。
# ]* E1 R i$ t 偶尔,有人攻击他,他也并不在意。不过很快舆论也就平息了。2 r* }: I. n0 a X E# r! n
(应受访者要求,李顺、罗奇、王强为化名)6 }3 L/ d$ g J5 m, P
本刊特约撰稿|郭勇 邹容
" n7 U. G" h. d- y" i; @( `5 ?7 R" Y. [ 全文刊发于2013年9月5日《博客天下》第136期。 |
|